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而司法救助則是這道防線上的一縷溫暖陽光。八宿縣法院始終踐行“司法為民”宗旨,以國家司法救助制度為依托,為那些因案件陷入生活困境的當事人紓難解困,傳遞司法溫情。
近日,八宿縣法院在民事案件審理階段對一名生活極其困難的當事人白某進行了救助。申請人白某在一起傷害案件中致殘,被評定為十級傷殘,但白某未在刑事審判階段附帶提出提出賠償請求,而是另案提起訴訟要求施害人進行民事賠償。白某在案件審理時提交了初步證據證明其因無固定收入,家庭經濟困難,無力支付前期醫療費向他人借取了大量資金,致使生活陷入困境,特別急迫。法官在了解情況的同時考慮到施害人目前不具備賠償能力,向白某釋明了司法救助的條件和范圍。隨即白某提出申請,八宿法院經核實后迅速啟動司法救助程序,及時發放了救助金20000元,幫助白某渡過“燃眉之急”。這不僅緩解了白某家庭的經濟壓力,更彰顯了司法的人文關懷。

司法救助,傳遞的不只是資金,更是對當事人心靈的慰藉和司法的關懷。此次司法救助的順利實施,是八宿縣法院踐行司法為民宗旨的生動體現。八宿縣法院始終堅信,每一個困境中的個體都不應被遺忘,每一份對公正的期待都值得被守護。未來,八宿法院將充分發揮司法救助“救急紓困”作用,進一步增強司法救助的及時性、精準性和透明度,主動排查救助線索,實現“應救盡救”,將救助線索納入案件全流程(審判、執行、涉訴信訪),實現矛盾糾紛的早期發現與化解,對因案致貧、因案返貧的困難群眾提供經濟援助,確保其基本生活權益不受侵害;通過“綠色通道”等機制,快速救助特殊困難群體,增強社會對弱勢群體的關懷,從而維護司法判決的公平執行,讓被救助群眾實實在在感受到司法關懷,以實際行動傳遞司法溫情,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