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解背后是踏破鞋底的堅守
博白縣旺茂鎮綜治中心基層干部化解矛盾糾紛的一天

旺茂鎮綜治中心工作人員在化解矛盾糾紛。
民之所盼,安居樂業。近日,記者跟隨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博白縣旺茂鎮綜治中心干部,親歷基層工作者為平安建設履職盡責的一天。清晨7時30分,距上班還有半小時,7名綜治干部已提前到崗,化解矛盾糾紛的一天就這樣開始了。
昨晚他們聯合司法行政等部門挑燈夜戰7個小時化解的地界糾紛材料需要整理歸檔,有一兩起當天沒能及時化解的糾紛需要錄入“矛調在線”系統……正當大家開始忙碌時,“叮鈴鈴”電話鈴聲急促響起——
“是綜治中心嗎?東平鎮的龐某堵在我們公司項目工地門口,說施工隊清表時毀了他家的‘封堆’(用土或水泥堆起的墳頭,表示該處已經有人占用),不讓施工隊開工。請你們幫忙調解?!彪娫捠遣┌卓h某公司相關負責人打來的。旺茂鎮綜治中心主任吳奇茂隨即帶領同事陳明及司法所工作人員李娜,攜帶調解記錄儀趕赴現場調解。
為化解這起糾紛,當日8時到10時30分,吳奇茂等3人往返工地與綜治中心兩趟,全力推進協調工作。他們先是陪同龐某挑選新的“封堆”位置,既滿足其訴求,又確保符合政策情理;隨后與項目經理核算遷建費用、協商補償金額。最終,企業承諾承擔“封堆”遷建全部開支,并額外補償2000元,龐某認可方案并停止阻攔施工。雙方握手言和,當場簽訂和解協議。
上午11時許,吳奇茂等3人剛回到綜治中心,還沒來得及歇口氣,旺茂村村委會的求助電話又打了進來:“我們村張某家的稻谷,被大壽村王某家的牛吃了,兩人吵起來了,誰都勸不住?!眳瞧婷屯伦テ鹩涗泝x就往旺茂村的稻田趕。抵達現場時,張某正舉著被踩爛的稻穗向王某討說法。他情緒激動地說對方的行為導致自己預計少收400多公斤稻谷;而王某攥著牛繩,對這一說法表示不認同。
吳奇茂沒急著勸架,先蹲在稻田里,順著田壟數被踩倒的稻穗,再掏出手機查今年稻谷的市場價,然后起身對他們說:“老張,你被踩的稻子也就一分地,按產量算沒到400公斤,損失大概1300元;老王,牛是你家的,沒拴緊跑出來吃了稻子,責任肯定在你,但大家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別為這點事傷了和氣。”
有理有據的話一下子說到兩人心坎上。王某當即掏出1300元現金遞給張某:“是我沒看好牛,對不起,以后我肯定把韁繩拴得牢牢的。”張某擺擺手說:“算了,下次注意就行。”短短半小時,這場跨村農戶的侵權糾紛就平息了。
14時,剛吃完午飯,吳奇茂又接到轄區三清村村民代表的電話:“我們在和博白某有限公司談風電項目征地和租地事宜,現在卡在租金上了,每畝400元,大家覺得太低,談不攏!”征地問題是基層治理的“硬骨頭”,牽涉十幾戶村民的長期利益,吳奇茂不敢耽擱,立刻聯系司法所工作人員李娜驅車前往三清村。
趕到三清村委會時,村民代表和企業負責人正各執一詞——村民說:“周邊物價都漲了,400元太少,不夠貼補開銷。”企業負責人則認為,“按照市場價格就是這個標準,再高公司也承擔不起”。
針對雙方分歧焦點,調解人員從檔案袋里掏出周邊鄉鎮的風電項目協議:“你們看,隔壁鎮去年的項目,租金也是每畝400元,但企業額外幫村里修了灌溉渠,解決了村里農作物灌溉用水難題。我們能不能照這個思路談,租金不變,企業幫村里改善一下基礎設施?”
這個提議讓雙方都動了心。從15時到19時,調解團隊陪著村民代表細算長期收益:不僅租金穩定有保障,修路后拉糧食、買農資也會更便捷,長遠來看十分劃算。另一邊,調解團隊與企業協商基礎設施細節,最終確定企業幫村里修一條300米的水泥路,解決村民出行難題。當雙方在協議上簽字時,已過19時。
“基層調解沒捷徑,無非是多跑幾趟路、多說幾句話、多站在群眾和企業的角度想問題?!被氐骄C治中心,吳奇茂沒有馬上下班回家,而是把當天3起糾紛的調解記錄整理好,并寫下自己的心得體會。
(廣西法治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