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31日,渝中區檢察院自主研發的“檢護訴權”數字化應用正式發布(如圖),標志著重慶檢察工作在數字化、精細化、智慧化轉型中邁出關鍵一步。市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副檢察長高松林,市檢察院五分院黨組副書記、副檢察長石磊,渝中區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鐘曉云出席活動。
據了解,針對超大城市中心城區治理中存在的訴訟參與人權利保障不到位、監督渠道不暢等現實問題,渝中區檢察院以數字化思維重塑工作流程,構建訴訟參與人權利保障全流程協同監督體系,牽頭研發“檢護訴權”一件事應用。該平臺為各政法部門數據信息共享、多跨協同辦理、市區街鎮三級共同治理的一體化綜合辦案治理平臺,訴訟參與人可就權利受侵害事項在“渝快辦”端發起監督申請,檢察機關和被控告部門在“渝快政”端全流程線上辦理辦案。該應用于今年1月被納入數字重慶建設“一本賬”管理立項,7月在“渝快政”端上線,9月在“渝快辦”端上線試運行,通過該應用已累計辦理訴訟參與人權利保障監督案件200余件。
在填報申請監督環節,權利受到侵害的訴訟參與人可通過“渝快辦”端一鍵發起監督申請,在應用中一次性填錄權利受侵犯事項,并提交相應證據材料,相關信息可以實時傳遞至檢察辦案人員。在案件辦結后,訴訟參與人還可以對案件辦理情況進行評價反饋,形成“申請——受理——辦理——反饋”的閉環管理。
在協同辦理環節,承辦人可以通過數字重慶一體化智能化公共數據平臺與公安機關、法院、信訪部門、司法行政機關進行數據共享,并通過城市運行和治理中心平臺向被控告單位和相關部門同步發出協助調查函,在線上高效、規范地推進監督事項調查核實工作。
“駕駛艙”一張圖功能成為另一大亮點。應用在收集群眾法律監督訴求、檢察機關辦案數據、其他部門協同辦理數據基礎上,生成“駕駛艙”一張圖,辦案人員可以實時查看群眾申請法律監督、受理辦理、辦理超期警示等信息,為全面推進區域涉法涉訴治理提供決策參考。
“‘檢護訴權’應用的上線,既是落實數字重慶、數字檢察要求的具體實踐,更是回應群眾司法需求的民心工程。”渝中區檢察院負責同志在致辭中表示,下一步該院將在持續深化應用核心功能的基礎上,探索推進遠程送達、法律援助多跨協同等服務司法辦案功能,讓數智技術真正成為提升辦案質效的“加速器”、強化法律監督的“倍增器”、服務群眾的“連心橋”,做實人民群眾可感受、能體驗、得實惠的檢察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