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這塊心病終于放下了!感謝人民政府,感謝公安民警……”9月24日,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都安瑤族自治縣安陽派出所,譚女士從民警手中接過三歲的兒子時熱淚盈眶地連聲道謝。這起拒不執行法院判決的兒童撫養權案件,經公安、綜治、法庭、司法行政等部門聯動調解,終得圓滿解決。
近年來,河池市公安機關創新推出“三聯四化五措施”排查化解矛盾糾紛機制,形成多元共治“大調解”格局。2025年以來,河池市公安機關聯合多部門調解矛盾糾紛近2000起,調解成功率達97.5%,交出了一份基層治理“楓橋經驗”的河池答卷。
“三聯機制”實現糾紛閉環化解
6月13日,一起長達三年多的傷害賠償案在都安瑤族自治縣安陽派出所畫上句號。公安、綜治與社區干部接力“三聯”攻堅,終使雙方握手言和。
“社區排查發現隱患后,我們立即啟動‘隱患聯查、風險聯控、矛盾聯調’‘三聯機制’進行閉環調解?!卑碴柵沙鏊L石青茂介紹,村(社區)級調解組織由人民調解員、警務助理、村干部和族老組成,鄉(鎮)級調解組織由派出所、法庭、司法所、綜治辦等力量組成,縣級綜治中心對上報的矛盾糾紛進行歸口分流。一般糾紛在村(社區)級就地解決,較大糾紛由鄉(鎮)級聯動解決,重大疑難糾紛由縣級牽頭聯合調解。
38年的恩怨的終結背后是公安民警執法為民的真實寫照。安陽鎮蘇利社區堆目一隊的潘某猛與堂兄的宅基地糾紛歷經兩代人多次沖突。石青茂組織國土、綜治、司法行政、社區等部門5次進屯實地勘測、重新劃界、耐心調解,“法理+情理”雙管齊下促成和解?!懊窬褞资甑摹泶瘛忾_了,我們心服口服?!迸思倚值芨锌?。
運用科技力量讓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更精準。9月23日,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公安局啟動為期一周的無人機培訓?!懊芗m紛的源頭排查和聯動化解是成功調解的關鍵一環,‘AI+警務’空地協同巡查,能確保隱患早發現早干預?!痹摽h副縣長、公安局局長黃中建說道,實施“三聯四化五措施”機制以來,公安機關管轄的矛盾糾紛100%閉環化解。
巴馬瑤族自治縣公安局創新推出的“1+3+4+N”涉旅游糾紛調解模式,實現多元共治提升糾紛調解質效目標,僅在今年上半年就排查化解景區各類糾紛136起,獲贈錦旗26面、感謝信5封,該縣核心景區坡月村、百魔洞村獲評“廣西平安示范村”。
“要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積極探索‘AI+警務’新模式,推動基層治理資源整合,創新解紛機制。”9月21日,河池市副市長梁金昌在巴馬瑤族自治縣調研公安工作時要求,“要優化警力配置,健全‘公安+社區+司法’多方聯動調解體系,將各類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處置在基層,讓人民群眾的合理訴求件件有著落?!?/p>
“四化建設”確保機制順暢運行
“我們以龍岸鎮為試點,投入200多萬元,創建‘一站式多元解紛服務中心’‘矛盾糾紛警示教育基地’等‘七中心一基地’,推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深入開展?!秉S中建介紹,該模式通過強化綜治中心“實體化”、組織領導“提級化”、日常工作“規范化”、線上調解“簡約化”的“四化建設”,構建起一套完整的矛盾糾紛化解體系,確保聯查、聯控、聯調“三聯機制”順暢運行。
目前,河池市各縣(區)已全面推廣“三聯四化五措施”工作機制,配套出臺《矛盾糾紛及風險隱患排查化解工作流轉規則》《矛盾糾紛及風險隱患聯查聯控聯調流程圖》等規范性文件。在實際運行中,各級綜治中心均落實了專門人員、辦公用房、辦公經費,實現實體化運行。通過統一印制登記表格、分類建立臺賬,矛盾糾紛處置流程進一步規范。特別是依托“廣西智慧社區警務平臺”這一數字化載體,實現了矛盾糾紛線上全流程處置,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
在龍岸鎮“七中心一基地”,生動形象的宣傳方式吸引眾多群眾駐足觀看。宣傳內容涵蓋“三大糾紛”、家庭糾紛、感情糾紛、鄰里糾紛等常見糾紛類型,并配有“萬事和為貴,有理讓三分”等通俗易懂的調解理念。高安村下龍屯的楊某深有感觸地說:“多虧了公安民警及時介入,我們兄弟間多年的飲水糾紛才得以妥善解決!”
在龍岸派出所,韋文江所長翻開的轄區矛盾糾紛排查化解臺賬,詳細記錄了每起糾紛的處置過程和結果,“成功調解”“轉送綜治辦”“呈報縣局”等處置結果一目了然,充分體現了工作的規范性和透明度。
“過去排查化解矛盾糾紛,要深入村屯走訪排查,現在只要登錄‘廣西智慧社區警務平臺’就能掌握轄區糾紛情況,按照‘三聯機制’快速組織調解?!边@一創新做法不僅提高了糾紛調解成功率,還顯著降低了案件報警率。據統計,龍岸鎮在實施該機制后,公安機關管轄的矛盾糾紛調解成功率保持100%,轄區案件報警率下降了45%。該鎮榮獲“建設平安廣西活動先進鄉鎮”稱號。
“五項措施”提高糾紛調解質效
截至2025年10月11日,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城關派出所成功化解19起重大矛盾糾紛,追回涉及農民工欠薪600多萬元?!拔覀冋覝始m紛風險點,強化與綜治、司法行政等部門的聯動,顯著提升調解質效?!彼L覃謨昊介紹道。該所在強化聯動協調、人員互補、案件補貼、考核評價、業務培訓“五項措施”的同時,創新推出“三隊分流”機制:社區警務隊負責轄區日常糾紛排查化解,巡邏防控隊處置街面沖突,案件辦理隊專攻涉法矛盾,使派出所管轄的糾紛調解率持續保持在100%。
為提升解紛效能,河池市各級公安機關建立健全矛盾糾紛排查化解聯席會議制度,定期會商研判風險,常態化通報工作情況,充分運用人民調解、司法調解與行政調解資源,把各類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化解在基層。
3月5日,天峨縣三堡鄉一起婚戀糾紛經派出所、司法所與鄉婦聯聯合調處,當事人握手言和。
3月26日,鳳山縣金牙鄉一樁持續6年且兩次訴訟未果的土地糾紛,在公安民警組織的調解中畫上句號。
4月22日,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大才鄉莫氏姐弟的土地權屬爭議終于塵埃落定。
……
在充實基層調解隊伍工作中,都安瑤族自治縣實行司法所所長掛任派出所副所長制度;司法所選派警務輔助人員擔任人民調解員,公安機關則遴選人民調解員兼任警務輔助人員;通過雙向任職統籌派出所受理的民間糾紛類調處工作,有效分流非警務類矛盾糾紛警情。目前該縣19個鄉鎮全部落實司法所所長兼任派出所副所長職務,121名輔警和107名警務助理已受聘為鄉鎮及村(社區)調解員并參加多期業務培訓。
此外,全市各級公安機關還結合地方政府實施的人民調解案件補貼辦法,調動人民調解員的工作積極性。
“派出所的輔警都兼任人民調解員,去年以來領取的糾紛案件調解補貼費超過1萬元?!表f文江所長掰著指頭算了算,“只要成功調解‘廣西智慧社區警務平臺’錄入的矛盾糾紛并達成調解協議,均可領取補貼?!?/p>
如今的羅城仫佬族自治縣龍岸鎮,村村寨寨都留下了公安民警調解紛爭的足跡……
(廣西法治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