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以來,遼寧省司法廳錨定“數字法治、智慧司法”戰略方向,打造“三位一體”行政復議信息化體系,通過“掌上復議”微信小程序與全國行政復議服務平臺,讓數據代替群眾跑腿,構建起覆蓋城鄉的“指尖解紛”網絡。2025年前三季度,全省通過網絡申請行政復議3257件,占全部新收案件的13.9%。

“掌上復議”小程序
足不出戶就能辦復議
“您看,掃描這個二維碼,完成實名認證后選‘申請復議’,按照提示填信息、傳材料就行,全程不用出門。”近日,營口港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會議室里,營口市司法局行政復議工作人員手持平板電腦,向企業員工演示著“掌上復議”小程序的操作流程,屏幕上“涉企申請專用通道”的圖標格外醒目。這場上門宣傳活動剛結束,員工們便紛紛掏出手機掃碼體驗。這樣的便民場景,如今越來越常見。
數字法治的溫度正滲透到千家萬戶。“以前聽說申請復議要準備一堆材料,跑好幾個部門,沒想到現在足不出戶就能辦。”沈陽市民張先生說。他因社保繳費問題需要申請復議,通過“法治遼寧”微信公眾號菜單欄“為民服務”直達“行政復議在線申請”,系統依托智能信息填充和選擇等技術,有效確保了申請材料規范有效。“不用費心琢磨了,跟著提示選選項、傳照片,十幾分鐘就提交完了。真正實現‘足不出戶辦復議、全程線上零跑腿’。”張先生翻著手機里的案件進度查詢頁面說。
“指尖服務”觸達更多群體
為讓“指尖服務”觸達更多群體,全省各級行政復議機構工作人員化身“宣傳員”,深入社區、學校、企業開展普法活動。在撫順市民營企業協會,行政復議代辦點工作人員正為企業家們講解操作指南:“注冊時完成人臉識別和手寫簽名,后續的閱卷、聽證都能在線上完成,還能享受‘復議后答疑’服務。”該協會設立的行政復議聯系點,正是撫順市基層代辦點的縮影,它們讓偏遠地區的企業實現“就近維權”。
清原滿族自治縣某礦業公司的經歷,更凸顯了這項服務的價值。今年6月,該公司因不服行政處罰申請復議,急需補充證據,卻苦于路途遙遠,往返費時費力。當地代辦點工作人員主動上門審核證據原件,幫企業完成線上提交。案件審結后,辦案人員還專程進山開展法律宣講,幫企業堵塞管理漏洞。“既解了‘法結’又解了‘心結’,這服務太貼心了。”企業負責人感慨道。在技術賦能下,“掌上復議”的便民優勢不斷凸顯。小程序不僅支持材料掃描上傳、智能信息填充,還開通了案件進度實時查詢功能。營口市司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們實現了從申請、受理、調解到送達的全流程線上辦理,縮短了辦案時間,群眾維權成本大幅降低。”
從城市到鄉村,從企業負責人到普通市民,“掌上復議”正悄然改變著遼寧人的維權方式。遼寧省司法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將持續優化平臺功能,讓數字技術成為連接群眾與法治的‘橋梁’,讓公平正義真正觸手可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