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我們是大馬營派出所的民警,來了解下您家里的生活情況,最近有沒有遇到啥難事兒?”初冬時節,焉支山腳下的山丹縣大馬營鎮,民輔警們敲開了雙泉村老楊家的門。這樣的對話每天都在山丹的鄉村院落、城區街巷、企業園區上演,甘肅省張掖市山丹縣公安局緊扣“民意警務、預防警務”核心,將“平安前哨”工作與基層社會治理深度融合。

“以前工人們租房子登記還要跑派出所,現在民警上門來,幫大家核對居住證有效期,太方便了!”物華礦業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陳明林,對上門走訪的清泉派出所民警豎起大拇指。針對轄區流動人口集中的特點,山丹公安創新“民警+社區網格員+義警”聯動模式,將走訪重點延伸至企業宿舍、出租房屋、餐飲門店等區域,既精準采集人員變動、房屋地址更新等基礎信息,又同步摸清轄區用工單位安全管理漏洞、流動人口就業需求。

在霍城鎮西關村的偏遠村組,霍城派出所的民警們穿梭在田間地頭,遇到牧民放牧不在家,就用紙條留下聯系方式;針對部分老年人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情況,他們帶著紙質表格逐戶登記,確保信息采集“不漏一戶、不落一人”。截至目前,全局累計入戶走訪7000余戶,覆蓋轄區85%以上常住人口,為群眾提供居住證辦理、戶口咨詢、無犯罪記錄證明代辦等服務1.9萬余次,更新完善實有人口信息39.68萬余條,讓“靜態臺賬”變成“動態活庫”,為基層治理提供精準數據支撐。
“要是沒有你們,我和老毛家這土地租賃的事兒,怕是要記一輩子仇!”位奇鎮村民姜某緊緊握著民警的手。姜某與鄰居毛某因土地租賃問題爭執許久,兩家不僅互不往來,還多次發生口角。民警在入戶走訪時得知此事后,沒有簡單“勸和”,而是立即啟動“警調對接”機制,聯合位奇鎮司法所、村委會工作人員,又邀請村里威望高的老黨員參與調解,從法律規定講到鄰里情分,用“法+理+情”的組合拳打開雙方心結。最終,經過耐心細致的調解,雙方達成和解,明確土地租賃事項,握手言和。

山丹公安堅持“帶著問題走訪、帶著溫度入戶”,將矛盾糾紛排查化解貫穿走訪全過程。針對常見的灌溉用水糾紛、城區居民的停車位爭議、旅游旺季的民宿服務投訴等問題,建立“走訪發現-分類登記-聯動化解-跟蹤回訪”閉環機制,聯合鄉鎮干部、行業主管部門、社區志愿者形成化解合力。截至目前,通過入戶走訪排查各類矛盾糾紛隱患165起,現場化解149起,化解率達90.3%,真正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
“大媽,您看這保健品包裝上沒有國家批準文號,肯定是假的,可不能買!”在陳戶鎮東門村,民警拿著真假保健品對比圖,向村民講解詐騙套路。此前,就有老年人被“健康講座”忽悠,準備花錢購買“能治百病”的保健品,民警入戶時及時勸阻,避免了財產損失。

針對群眾易受假農資、假保健品詐騙,城區居民易遭電信網絡詐騙,旅游景區游客易遇消費陷阱的特點,民警們將宣傳內容“量身定制”。在大馬營鎮,他們帶著真假種子、農藥上門,聯合縣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講解辨別方法;在城區,他們走進社區廣場,用“反詐情景劇”還原刷單返利、直播間打賞等詐騙場景;在焉支山景區周邊,他們向民宿經營者和游客發放《安全防范手冊》,提醒保管好財物、規范停車。
從焉支山腳下的農戶家,到工業園區的企業宿舍;從晨光熹微的鄉村小路,到華燈初上的城區街巷,山丹公安的民警輔警們用腳步丈量平安,用真心傾聽民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