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乃東區人民法院充分發揮派駐綜治中心的前沿優勢,依托司法專業優勢,充分發揮先行指導調解作用,與綜治中心緊密配合、同向發力,在區綜治中心成功化解一起賒欠54名民工工資系列糾紛,做實為解紛加速,為訴訟減負,切實保障了農民工群體的合法權益。

“我們這么多人辛辛苦苦工作這么多天,現在老板一直不支付工資,我們去找了好幾次,每次都以各種理由推脫,這可怎么辦?”民工們焦急地說。據悉,2025年5月至6月期間,山南市某公司與何某因工程需要,雇傭邊某、達某等54名民工在工地上工作,因工程項目撥款進度問題,導致資金周轉困難,未能按時支付邊某、達某等54名民工的工資,涉及金額39萬余元,民工們多次催討無果,無奈之下集體向綜治中心反映情況。
為及時回應群眾的急切訴求,法院派駐人員了解情況后,立即與綜治中心調解員介入處理,迅速厘清雙方的法律關系及責任主體,逐一對54名民工的應得工資進行細致核算,精準梳理務工時長、薪資標準等關鍵信息,形成清晰明確的工資結算清單,鎖定拖欠金額。并與山南市某公司、何某開展協商,耐心釋明相關法律法規,明確拖欠工資的法律責任與后果。針對山南市某公司與何某支付能力問題,法院派駐人員探討可行的支付方案,并對調解協議進行司法確認以賦予強制執行力等程序進行了詳細說明,增強了調解方案的可行性和約束力,在法院和綜治中心調解員歷經兩天的不懈努力下,最終促成調解。
“法院+綜治中心”的模式有效整合了司法權威和調解表里,形成化解矛盾的強大合力,通過先行調解和司法確認,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節約了司法資源,減輕了群眾訴累,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

下一步,乃東區人民法院將繼續深化與綜治中心的協作配合,不斷強化對基層調解工作的指導和支持,為構建源頭預防,非訴挺前,多元化解的分層遞進糾紛化解格局貢獻更多的法院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