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快來看,這道門打開可以照鏡子。”周末午后,王女士帶著7歲的女兒逛云南省昆明市新迎新城購物中心時,孩子突然被一扇“網紅門”吸引。這處讓孩子主動停下腳步開啟“法治新世界”大門的地方,正是昆明市盤龍區司法局、東華街道、東華司法所全新打造的昆明市首個商圈法治主題園地。該園地以“看得見、摸得著、玩得會”的形式,讓法律知識融入市民日常生活。

精準選址錨定商圈流量
作為輻射周邊多個小區的核心商業體,新迎新城購物中心日均人流量超1萬人次,聚集大量親子家庭、上班族、商戶,是開展普惠性法治宣傳教育的理想場所。
將法治主題園地嵌入商圈,能讓居民在購物、親子互動之余,潛移默化地接觸法律知識,感受“逛街即學法”的便捷體驗。
為確保法治主題園地建設有實效,盤龍區司法局、東華街道、東華司法所聯合文藝路社區、新迎新城商場管理方開展了為期1個月的前期調研,累計走訪居民家庭200余戶、商戶80余家,梳理出居民、商戶學法核心需求。
親子家庭渴望趣味性普法,家長反映傳統普法形式較枯燥,孩子難以理解;商戶需要針對性法律指導,商場內的教培機構、餐飲零售商戶對未成年人保護、食品安全、消費者權益保護等領域的法律知識需求迫切。這些調研結果成為園地建設的“指南針”。
法治主題園地建設的核心目標在于雙向發力:針對兒童與家長,打造親子共學的法治空間,從小培養兒童的法治意識,同時提升家長運用法律保護自身及孩子合法權益的能力;針對商場商戶,提供便捷的法治服務,幫助商戶規范經營行為,降低法律風險,助力商圈優化營商環境。

定制設計讓普法有新意
針對教培機構聚集的特點,法治主題園地設計“親子法治互動休閑區域”,設置造型別致的普法展板、打卡墻,搭配休閑舒適的沙發,讓孩子在玩樂中理解什么是法律、如何用法律保護自己。
針對商圈餐飲、零售等多元化業態,法治主題園地定期更新專屬普法內容,為餐飲商戶提供合規指南展區,為教培機構和家長準備未成年人保護及家庭教育相關法律法規解讀展區。
園地空間布局分學法、守法、知法、用法4個功能區,整體色調明亮活潑,搭配卡通元素,既符合兒童審美,也吸引年輕人打卡。
園地里藏著不少“巧心思”:“鏡子網紅門”不僅是拍照打卡點,還寓意著學法遇到更好的自己;“可開啟式宣傳欄”外寫著法律問題,打開后是解決問題的方式,并且可根據當下社會熱點更新群眾關注的內容;通過“互動信箱”進行信件投遞,居民可以說出自己的法治心聲;“順口溜反詐菜場”里,反詐知識被編成朗朗上口的順口溜印在展板上,小朋友愛看、愛念,家長也跟著“復習”,實現“小手拉大手”普法。

沉浸式普法獲群眾商戶認可
投用僅1個月,法治主題園地已成為轄區普法明星陣地。這一成果背后,離不開司法局、街道、司法所、社區合力推動。各部門深度挖掘轄區政企資源,搭建協作網絡,與律師事務所建立合作,拓展普法空間,取得突出成效,不僅親子家庭參與普法學法的熱情高漲,商戶的法治意識與合規經營能力也有所增強。
東華街道、司法所聯合商場共同開展“法治小課堂”親子活動,累計吸引100余組家庭參與。
有家長表示:“平時也嘗試過給孩子講法律知識,可他總覺得抽象。現在孩子在園地邊玩邊學法,已能說出‘遇到危險要找警察’等常識,普法效果特別好?!?/p>
依托法治主題園地“用法區”,律師事務所注入專業團隊服務,為商場30余家商戶提供“一對一”法律咨詢,成功幫助2家餐飲商戶厘清食品經營許可證辦理流程中的法律要點,為1家教培機構系統梳理課程退費合規要點,規避經營中的法律風險。
法治主題園地的建成進一步擴大了盤龍區法治宣傳教育覆蓋面,目前盤龍區共有法治文化陣地19個,其中法治主題公園7個、法治文化廣場(長廊)8個、法治庭院1個、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基地2個、商圈法治主題園地1個。
下一步,盤龍區司法局將繼續拓展法治文化陣地“玩法”,開展更多特色普法宣傳活動,讓法治文化陣地成為居民學法“充電站”,讓更多人在休閑中學法、懂法、在體驗中守法、用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