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的貴州,秋意已深,寒潮攜著冷雨浸染黔貴山河。然而,一股源自平凡英雄的暖流,在貴州的城鄉阡陌間澎湃涌動,驅散了深秋的寒意。
由貴州省委政法委主辦、省見義勇為基金會承辦的見義勇為英模巡回宣講活動,自9月初啟動以來,從畢節市會議中心到貴州民族大學,從遵義醫科大學到茅臺酒廠,走進六盤水、安順、黔東南、銅仁、貴陽等地。15場報告會,102人次深情講述,上萬名聽眾現場聆聽,數萬人在線觀看——英模們用沾滿煙火氣的樸實語言,將生死瞬間的抉擇與日復一日的堅守,化作點亮人心的璀璨星光,在貴州大地上奏響了一曲曲蕩氣回腸的英雄贊歌。
一堂課:在青春心田播撒正義的種子
“之前總覺得英雄離我們很遠,今天才發現,他們就是普通人,就在我們身邊。”貴州民族大學大一新生楊昊沅在聽完報告后,臉上寫滿了震撼與思考。9月11日,這所高校的開學季因一場特殊的“開學第一課”而意義非凡。

圖為見義勇為英模巡回宣講活動走進貴州民大現場
學校大禮堂內,八百余名學子,大多是剛剛踏入大學校園的新生,齊聚一堂。沒有枯燥的說教,沒有空洞的理論,有的只是9位來自全省各地的見義勇為英模代表平實而真摯的講述。他們的語言樸素,卻字字千鈞;他們的故事尋常,卻驚心動魄。
這里有面對洶涌江水毅然躍入水中救起落水者的勇氣;有在烈火濃煙中逆行而上搶救生命的決然;有在危急時刻臨危不懼智斗歹徒的智慧。每一位英模的分享都如同一面鏡子,映照出人性中最光輝的部分。臺下,年輕的目光專注而熾熱,雷鳴般的掌聲一次次自發響起,這既是學子們對英雄壯舉的崇高禮贊,也是他們內心受到深刻洗禮的自然流露。
這節非同尋常的“開學第一課”,超越了單純的事跡宣講,成為了一堂生動的思想政治教育課、一堂生命教育課、一堂社會責任課。它在青年學子尚且稚嫩的心田中,悄然播下了正義、勇氣與擔當的種子。正如貴州師范大學學生王晨璽所感慨:“他們能在關鍵時刻做出不平凡的選擇,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英雄的故事,為年輕一代樹立了可學可做的榜樣,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春風化雨,在年輕人心中生根發芽。
一座城:讓英雄贊歌在黔貴大地回響
宣講團的足跡,踏遍了貴州的多座城市,所到之處,無不激起強烈的社會共鳴,匯聚成崇尚英雄、學習英雄的磅礴力量。
在畢節市會議中心,7位英模代表、家屬及團隊代表依次登臺。黃磊的父親黃朝全追憶兒子舍身救童、青春永恒的英勇抉擇,那份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悲痛與深明大義,讓聞者動容;田茂凱回顧寒冬中救回幼童卻不幸致殘的無悔瞬間,他與妻子付出的巨大代價,詮釋了何為“義無反顧”;陳忠平再現以雙臂托舉高空墜童的母愛壯舉,柔弱身軀迸發的驚人力量,守護了一個家庭的希望;胡國柱、楊俊、省消防救援總隊張平……一個個閃亮的名字,一段段感人的故事,讓現場掌聲不息,暖流奔涌。市公安局政治部民警劉祥深感振奮:“守護人民平安是我們共同的使命。我將以英模為榜樣,不斷提升履職能力。”
在茅臺集團,宣講活動在莊嚴的氛圍中開啟。貴州省委政法委二級巡視員盧俊在致辭中表示,這些英雄模范是貴州人民的優秀兒女,無愧為人民的英雄、社會的楷模。茅臺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段建樺表示,茅臺“順天敬人明理厚德”的企業價值觀,與見義勇為“舍己為人、無私奉獻”的傳統美德高度契合。英模代表葉林廣、馮小剛講述百米高空斷橋救人的驚險;趙孝凡回憶在狂風巨浪中駕艇救起9名落水兒童的果斷;王杰的父親王文宇含淚追憶兒子勇救落水兒童而犧牲的壯烈……詩歌朗誦《那一刻,你們站成山河》將氣氛推向高潮,深情激昂的語調,將危急時刻挺身而出的瞬間化作震撼人心的畫面,讓在場員工無不為之動容。
感動一直在傳遞。在六盤水市涼都大劇院,觀眾眼中泛著感動的淚光;在安順,500余名各行各業代表齊聚一堂,神情肅穆;在黔東南凱里市,八位英模的講述贏得陣陣掌聲;在銅仁市人民會堂,7位英模的故事引來雷鳴般的掌聲。法院干警從中看到了與司法工作一致的價值追求;青年學生立下了“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對人民有用的人”的志向;企業員工堅定了“在工作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信念。

圖為見義勇為英模巡回宣講活動六盤水站現場
一種精神:于平凡瞬間閃耀的人性光輝
這些英雄,并非天生無畏,他們和你我一樣,是父親、是兒子、是丈夫、是漁民、是司機、是普通村民。然而,在命運懸于一線的危急關頭,他們的人性之光驟然綻放,做出了無愧于心的英雄抉擇。
“都是江邊人,從小父母就教,見人落水要伸手。這些年,村里人不都是你救我,我幫你嘛。”59歲的漁民趙孝凡,在6級狂風中毅然駕艇沖入滔滔牂牁江,救起9個孩子。在他看來,這并非艱難的抉擇,而是融入血脈的本能,是鄉土社會中守望相助的傳統美德。

圖為見義勇為英模巡回宣講活動畢節站現場
司機田茂凱,在凝凍的茶店大橋車禍現場,救下老人和幼童,自己與妻子卻身受重傷,歷經多次手術,妻子更是永遠失去了右腿。他用行動詮釋了“無悔”二字的千鈞重量。
黔南州長順縣的普通村民陳大會與其侄孫陳土生,在那個雷鳴暴雨夜,憑借高度的警覺和責任感,挨家挨戶敲門呼喊,與村干部一起成功轉移了60戶248名村民,僅僅5分鐘后,山體滑坡就吞噬了家園。一次警覺,多次奔波,挽救了數百條生命,這是基層群眾中蘊藏的巨大勇氣和智慧。
“戰場變了,沖鋒的這股勁兒不能變。”退役軍人楊俊,三入火海救人滅火,鏗鏘話語展現了“退役不褪色”的軍人本色。

圖為見義勇為英模巡回宣講活動貴陽站現場
當被問及兒子王杰為救落水兒童犧牲是否值得時,父親王文宇眼含淚光,聲音卻堅定:“沒有什么值不值得,我的王杰,是個很好的娃!”這是一位父親對兒子英雄壯舉最樸素、最崇高的肯定。
英雄之所以為英雄,就在于那電光石火的一瞬,內化于心的道義擔當壓倒了趨利避害的本能。他們的選擇,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個體身上的集中迸發,是平凡身軀因善良、勇毅和責任而鑄就的偉大。
9月29日,貴州警察學院,貴州省直機關專場的報告廳內座無虛席。英模黃磊父親黃朝全幾度凝咽地講述,將一位父親的思念與一座精神的豐碑同時矗立在每個人心間。這場歷時近一個月、覆蓋全省的巡回報告會,在經久不息的掌聲中落下帷幕。

圖為見義勇為英模巡回宣講活動(省直機關)專場
英雄的故事與精神,已然隨著聆聽者的腳步,散入城市的大街小巷,融入市井的煙火人間。宣講活動雖已結束,但其播撒的種子正在破土發芽。
英雄就在身邊,榜樣可學可做。崇尚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的氛圍日益濃厚,見義勇為的精神之光,正持續照亮黔貴大地,匯聚成推動社會前行、構筑精神高地的磅礴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