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警與學生互動
11月3日,時值法治宣傳教育法實施首周,一場別開生面的青少年普法活動在重慶市南川區青少年綜合示范基地生動上演。重慶理工大學知識產權學院攜手南川區法院、南川區青少年示范性綜合實踐基地,共同策劃舉辦“播星星‘知’火育守法少年”普法宣傳活動,以創新形式將法治精神種進中小學生的心田,精準落實國家法治宣傳教育立法中對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明確要求,有效打通普法傳播的“最后一公里”。
據介紹,本次活動是落實法治宣傳教育法第四章關于青少年法治教育規定的創新實踐,也是院校地三方協同開展法治宣傳的重要舉措。重慶理工大學知識產權學院充分發揮知識產權法學專業的教育優勢,結合重慶市南川區人民法院司法實踐經驗,將抽象的法律條文轉化為具象的舞臺演繹,讓法治教育真正契合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與認知特點。
模擬法庭:零距離感受司法莊嚴
以校園真實“小”案例闡釋法治條例“大”道理,模擬法庭活動以一場“番茄霸凌雞蛋”創意情景劇拉開序幕,生動巧妙地演繹校園欺凌案件,深刻揭示了校園霸凌的危害性。
從書記員宣讀法庭紀律到審判長敲槌宣判,知識產權學院的志愿者嚴格按照法庭標準化程序進行模擬庭審,完整還原了庭審流程,讓在場的小學生沉浸式感受法律的莊嚴與秩序。
“用這盞天平的溫度,撫平你內心的創傷……”由南川區法院干警原創的普法歌曲《天平護未》旋律激昂、歌詞鏗鏘,唱響了新時代法律人守護公平正義、呵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誓言,瞬間點燃了現場學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熱情。
法治時光機:跨越千年感悟法治精髓
“小”典故闡釋法治“大”道理,凝聚起“法院+學?!钡淖o“未”力量。在法治小劇場環節,知識產權學院志愿者通過演繹三個經典歷史故事層層遞進闡釋法治精神:商鞅“徙木立信”彰顯法律誠信之本,劉邦“約法三章”體現法律簡明之要,“馬錫五”邊區審判展現司法為民之情。
法治授課環節,志愿者結合法治小劇場劇情對相關法律知識進行講解點撥,穿插互動提問,幫助同學們深刻理解誠信、簡明、公正等法治核心價值的歷史淵源與現實意義。
南川區法院審管辦副主任秦丹丹結合《法治時光機》小劇場的劇情內涵,為同學們現場解讀了法治宣傳教育法的相關精神和規定,實現了從感性認知到理性升華的普法效果。
機制探索:搭建普法育人長效平臺
“青少年法治教育是法治建設的基礎性工程,”重慶理工大學知識產權學院帶隊老師馬曉蓉表示,“學院始終堅持專業實踐與社會服務相結合。此次聯合法院打造普法小劇場,正是我們對法治傳播模式的一次積極探索。對大學生而言,讓學生既是‘法學專業學習者’又是‘普法宣傳者’,有效實現知識汲取與精神文化傳播的雙向賦能;對中小學生而言,這種沉浸式體驗,有效突破了傳統說教模式的局限,讓青少年在歷史與現實的碰撞中深刻理解法治內涵?!?/p>
據悉,重慶理工大學知識產權學院與南川區法院將以此次活動為起點,進一步深化院校合作機制,共同構建“理論教學+司法實踐+普法宣傳”三位一體的常態化工作平臺,持續為青少年法治教育注入專業力量。
今年適逢全民普法40周年,亦是“八五”普法規劃收官之年。以此為契機,三方合作單位表示,將嚴格遵循法治宣傳教育法,持續深耕普法宣傳工作,不斷豐富形式、拓展渠道、精準對接需求,有計劃、有步驟地推出更多“走新”更“入心”的法治宣傳教育活動。下一步,三方將繼續拓展“院校協同、家校聯動”的普法路徑,推出法治故事會、模擬法庭等系列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宣傳形式,讓法治之光照亮青少年成長之路,為法治社會建設培育源源不斷的知法守法新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