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盛夏,安溪村的“蘋果梨”迎來成熟季。“鄉親們,簽訂合同時,一定要注意區別‘定金’和‘訂金’。”村黨支部書記陳獻齊一邊與村民采摘果梨,一邊穿插講解普法知識。他不僅是安溪村的帶頭人,還是一名鄉村“法律明白人”。在重慶萬州,像陳獻齊這樣的“法律明白人”共有3069名。
近年來,重慶市萬州區認真落實“八五”普法規劃部署,將“法律明白人”培養工作作為提升基層依法治理水平的重要抓手,推動其積極融入新時代基層治理新格局,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法治動能。
普法一線:把法律知識帶到田間地頭
今年3月,鐘鼓樓街道百步社區聯合民政部門、司法所、專職律師和社區“法律明白人”,舉辦了一場以“民政救濟政策解讀與勞動就業權益保障”為主題的“法治院壩會”,為轄區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和群眾條分縷析地講解低保申請、臨時救助、勞動爭議解決等政策法規。“以后找工作,一定要記得簽訂勞動合同哦”“法律明白人”陳興在活動結束仍不忘叮囑大家。

五橋街道香爐山社區“法律明白人”傅山祥宣講全國兩會精神
每年3月法治宣傳月,萬州區的“法律明白人”更加忙碌起來。保健品詐騙、投資理財騙局套路都有哪些?法律援助如何申請?土地流轉合同要注意些什么?……這些都是他們行走在商戶農家,田間地頭宣傳解答的內容,通過將法言法語轉化為通俗易懂的鄉言鄉語,法律明白人在基層普法中成為打通“最后一公里”的重要角色。
調解現場:讓矛盾糾紛化解于萌芽之中
除了普法宣傳,“法律明白人”憑借著熟人、熟地、熟事的優勢,第一時間排查并參與調解轄區矛盾糾紛。推動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
此前,萬州區北山大道一老舊小區加裝電梯,遭到樓下商鋪及部分低樓層居民反對,“法律明白人”譚佐清主動介入,通過逐戶走訪,講解相關法律法規與政策精神,歷時整整7個月,最終推動電梯安裝事宜落實。在石峰社區,“法律明白人”王明剛剛成功調解一起老人贍養糾紛。他說道:“處理家庭、鄰里之間的矛盾,關鍵是讓雙方坐下來,耐心傾聽,給他們一個表達意愿的通道。”
“法律明白人”的參與,讓基層矛盾調處不僅有法度的剛性,更有人情的溫度。他們就像一座座連接法律與鄉土的橋梁,用老百姓聽得懂的語言和信得過的方式,把復雜的法律問題講明白,把棘手的矛盾糾紛化解開,讓法治精神在和諧的鄰里關系中生根發芽。
治理實踐:為鄉村振興筑牢法治根基
如何激發基層末梢活力,引導居民主動參與,共同奏響基層治理“協奏曲”?
在長灘鎮茶坪村,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余小平充分發揮其“法律明白人”作用,通過創新開展鄉村“微治理”,搭建“村委會—村民理事會—農戶”三級治理平臺,舉辦“鄉村夜話”“技能講堂”和“耕讀講堂”等活動,充分發揮群眾自治作用,實現基層高效治理。大周鎮五土村地處三峽庫區腹心,是三峽移民重點村,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劉照同樣是一名“法律明白人”。他帶領村民聚焦旅游產業,不斷優化人居環境,舉辦煙火晚會、音樂節,推動五土村鄉村旅游做大做強;制定村規民約,開展“院落主題日”活動,形成“有事大家議、有事一起干、好壞大家評、事事有人管”的微治理新格局。

萬州區長灘鎮茶坪村“法律明白人”余小平向村民傳達黨的政策精神
從普法宣傳到矛盾調解,再到鄉村治理創新,這些實踐是萬州區“法律明白人”履職盡責的生動縮影。他們不僅是法律法規的“宣傳員”,更是基層治理的“助推器”,在法治鄉村建設和鄉村振興進程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橋梁與支撐作用。下一步,萬州區將圍繞提質增效,持續深化“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進一步健全選聘、培訓、使用和激勵機制,推動其在政策宣講、糾紛調解、村規民約完善等基層治理實踐中發揮更大作用,為鄉村振興注入持久法治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