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叔,忙著呢!最近生意怎么樣?經營遇到什么困難嗎?”
“感謝你們幫我解決糾紛,沒有了后顧之憂,我現在一門心思撲在發展養殖產業上,預計今年收入達4萬元。”
這是10月30日,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平果市四塘鎮綜治中心負責人吳如招上門回訪案件當事人時,與龍盤村樂美養雞場老板梁某的一段對話。之前,梁某遭遇一場糾紛,鎮綜治中心傾心調解,實現案結事了人和。
糾紛源于四塘鎮一木材加工廠在慶祝開業時燃放的鞭炮。10月13日6時許,鄧某創辦的木材加工廠開張營業,為營造喜慶氛圍,他在廠區內燃放了一掛萬字頭鞭炮和數箱煙花,燃放過程持續了10多分鐘。在燃放點30米外就是梁某的養雞場,養有1萬多只香雞。鄧某燃放的鞭炮和煙花產生巨大噪聲,導致雞群受驚,產生應激反應,扎堆踩踏,死掉354只,損失5300余元。事發后,梁某與鄧某理論,要求賠償。
“我在工廠養的10多只雞就在鞭炮燃放點旁,但是一只都沒死。為什么養雞場會死那么多只雞?”鄧某難以接受“燃放鞭炮嚇死雞”的說法,拒絕賠償。雙方因此產生糾紛,梁某向鎮綜治中心申請調解。
群眾的事無小事。四塘鎮綜治中心與鎮調委會、司法所等部門組成調解工作組,聯合村里的網格員第一時間采取“背對背”溝通方式,分別安撫雙方情緒,耐心傾聽訴求。經過梳理事實脈絡,雙方的爭議焦點是:養雞場的香雞死亡是否與木材加工廠燃放鞭炮有關?在調解中,梁某調出了安裝在養雞場的監控視頻。視頻顯示,鞭炮未燃放時雞群處于穩定狀態,鞭炮燃放時雞群產生激烈反應,瞬間“雞飛狗跳”,嚴重擠壓踩踏,導致大批香雞死亡。鄧某對此仍有異議,提出也有可能是因瘟疫導致雞死亡。
隨即,調解工作組邀請四塘鎮動物衛生監督所工作人員到養雞場核查。經核查,工作人員未發現雞群染疫或中毒跡象,并作無害化處理記錄,明確死亡原因為“驚嚇應激”。
在充分舉證的基礎上,依據民法典相關規定,調解工作組指出鄧某在養雞場旁邊燃放鞭炮的行為,與香雞受驚踩踏死亡存在直接因果關系,其對損害發生存在過錯,應承擔主要責任。經調解員耐心勸導,鄧某逐步認識到自身行為的過錯。針對賠償數額問題,調解員引導雙方以“當地香雞市場批發價”為客觀核算標準,結合死亡肉雞的數量與重量進行損失測算。同時,勸導雙方換位思考,釋明“鄰里守望相助”的傳統美德與“依法承擔責任”的法律義務,促使雙方放下對立情緒,互諒互讓。經過努力,雙方最終達成一致意見:鄧某一次性賠償梁某經濟損失3000元,當場簽訂調解協議并即時履行。
四塘鎮與南寧市武鳴區、隆安縣交界,當地木材加工業、養殖業發達,外來客商多,涉企糾紛多。四塘鎮因地制宜,科學構建綜合治理、多元調解和訪調對接工作機制,推行“信訪+網格化”模式,以綜治中心為基礎平臺,將全鎮劃為12個大網格、107個小網格,堅持源頭治理,把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今年以來,鎮綜治中心牽頭化解各類矛盾糾紛60起,成功化解59起,成功率達98.33%。
(廣西法治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