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強則國家強,基層安則天下安。梅州市蕉嶺縣人民檢察院深度融入“1+6+N”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體系建設,創新打造“一站式服務”解民憂、“一童一檔”護成長、“一鎮一檢察官”守平安、“一村一課”促和諧四大工程,通過資源整合、服務優化、觸角延伸等方式實現矛盾糾紛源頭治理。

2024年9月12日,梅州市蕉嶺縣檢察院干警下沉鄉鎮參與矛盾糾紛調解,對雙方當事人進行釋法說理。
“一站式服務”解民憂
立足便民利民宗旨,該院將12309檢察服務中心升級改造成沿街開放式布局,整合日常檢察服務、案件信息公開、接受監督等功能,設置業務咨詢、控告申訴、司法救助、國家賠償等多個“綠色通道”,實現人民群眾反映訴求、解決矛盾“只進一扇門”。2024年以來,該院線上線下共受理群眾信訪189人次,所辦信訪案件群眾滿意度高,矛盾糾紛得以源頭化解。此外,該院選派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青年干警常駐縣綜治中心,并將檢察觸角延伸到基層“最后一公里”,與公安、法院、司法等常駐部門及人社、民政等輪駐部門建立高效聯動機制,在政策幫扶、普法宣傳、矛盾預警中協同發力,推動檢察服務與基層治理神經末梢深度融合,成功化解辦結案(事)件24件。
“一童一檔”護成長
聚焦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孤兒等特定群體權益保護現實難題,該院主動牽頭,聯合教育、民政、婦聯等部門深入全縣各中小學校進行摸排調研,依據生理健康、心理狀態、社會支持等多維度評估,精準確定38名幫扶對象,建立“一童一檔”,詳細標明幫扶兒童的家庭狀況、學習生活、父母及第二監護人等信息資料,動態跟蹤記錄幫扶對象各階段的思想狀況和行為動向。常態化組織幫扶兒童參加檢察開放日、普法宣講等活動。深入了解并協調解決幫扶家庭在基本生活保障、教育保障、就業扶持、住房保障和權益保護等方面的實際困難。2024年,一名幫扶對象成功考取大學后卻因貧困面臨失學,該院迅速與縣婦聯、團縣委及社會愛心人士,通過“摘星計劃”“助星圓夢計劃”等專項助學項目,成功為其解決困難。在幫扶機制的長期支持下,已有1人考入大學,7人升入當地重點中學。
“一鎮一檢察官”守平安
該院創新構建“一鎮一檢察官”結對共建共治機制,在全縣8個鄉鎮的綜治中心設立進駐檢察工作組,選派員額檢察官“入鎮下村”掛點。掛點檢察官深化與鎮綜治中心工作人員的溝通協作,深入掌握社情民意,雙方依托“中心吹哨、部門報到”機制和“客家圍屋定分止爭工作法”,第一時間對排查、收集到的各類涉法涉訴信息進行通報,共商矛盾糾紛調處措施。如該院辦理的劉某民事申訴案,案件涉及30多戶村民對廳堂的使用權糾紛,該院在支持當事人監督申請后,聯合鎮綜治中心、司法所、駐村工作組召開溝通協調會,并與鎮村共同做好雙方當事人的疏導穩控和釋法說理工作。最終,困擾申請人近20年的執行案件得到圓滿解決。據了解,2024年以來,該院掛點檢察官參加聯席會議27場次,有效化解婚姻家庭、鄰里關系等各類矛盾糾紛20件。
“一村一課”促和諧
為提升基層群眾法治意識和鄉村治理法治化水平,該院因地制宜打造多層次、接地氣的普法宣傳矩陣。在鎮村公園、鄉村學校建設法治文化長廊和圖書角,搭建“圩日擺攤”“田間普法”“村口課堂”等移動“法治補給站”;巧妙挖掘本土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將客家古訓中的“和”“善”“信”“義”等精髓與現代法治理念相融合,用鄉音鄉情闡釋法治精神,以普法“小課堂”講好基層社會治理“大文章”。如辦理新鋪鎮一村民非法狩獵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時,該院把公開聽證會搬到村民家門口,并邀請當地群眾列席旁聽。聽證會后,檢察官趁熱打鐵開展以案釋法,現場講解野生動物保護法律法規及違法后果,把案件辦理變成群眾看得到的普法“活教材”,起到“辦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