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過后,離洪山菜薹上市的時間又近了。
洪山菜薹,因原產于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一帶而得名。其莖肥葉厚,色香味美,深受消費者喜愛,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洪山菜薹成為江城農產品“頂流”,離不開司法保駕護航。
近年來,洪山區人民法院聚焦地理標志司法實踐中的痛點與需求,充分發揮審判職能,著力推動協同治理,織就全方位、立體化的地理標志保護網。
提升審判質效
洪山菜薹的好人氣,常引得不法商販“碰瓷”。
某農產品公司便是其中之一。洪山區洪山菜苔產業協會發現,該公司在多家網店及其注冊的網站中,長期大量銷售假冒洪山菜薹產品。
今年2月,洪山法院依法受理該案,經申請,組織當事雙方進行調解。最終,被告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停止一切侵犯原告洪山菜苔產業協會商標權的行為,并于簽訂調解協議當日向原告賠償經濟損失和維權合理開支。
“我們緊扣‘產業興旺、農民增收’鄉村振興目標,將地理標志司法保護深度融入‘三農’工作大局,依法打擊冒用產地標識、破壞品質標準等直接損害農戶利益的侵權行為?!焙樯椒ㄔ焊痹洪L曹文兵說。
自2022年承接知識產權案件管轄職能以來,洪山法院與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深化合作,通過“定期會商+聯合行動”機制,讓侵權行為無所遁形;依托法官工作室、武漢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等多元平臺,搭建起調解與訴訟的“快速通道”;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實現行政司法數據互聯互通,讓治理效能不斷躍升。
截至目前,洪山法院審結涉農地理標志侵權案件41件,為地理標志權利人挽回經濟損失100萬余元。相關案件調撤率63.6%,服判息訴率94%。
培育產業生態
對地理標志的保護,并不止于法庭。

洪山法院法官團隊常態化走訪洪山菜薹核心種植區,針對企業商標管理漏洞、地理標志使用不規范等問題開展“法律體檢”,指導企業建立合規臺賬、完善標志使用流程。
今年3月,洪山法院干警與區人大代表一道,走訪湖北地理標志運營中心,汲取全省地理標志品牌孵化經驗,深入洪山菜苔產業協會及其會員企業開展專項調研,有針對性地提出完善侵權預警機制、創新授權使用模式等5項建議。
據了解,洪山法院已與洪山菜苔產業協會建立信息共享和協同機制,將行業協會的自律管理、行業服務有機融入地理標志保護工作體系。
天興洲西瓜是江城農產品又一“頂流”?!敖膷u獨有的土質和晝夜溫差,讓西瓜積累了特殊糖分,可‘天興洲’商標已被搶注,導致申請地理標志一直卡在商標關?!焙樯絽^天興鄉人大主席郭興超說。
洪山法院成立司法助力地理標志培育工作小組,走訪天興洲西瓜種植基地,在瓜田里出謀劃策。
法官們建議,錨定鄉村振興戰略支點,推進申報“長江經濟帶特色農產品”,將200畝種植區整體納入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規劃;以江心島輪廓為靈感,打造獨特品牌LOGO,同步開發西瓜藤編等文創產品,將地域故事、人文記憶融入產品內核,讓天興洲西瓜成為承載鄉愁的地理文化符號。
“地理標志保護要像織網,既要筑牢法律屏障,也要培育產業生態。我們既要強化對洪山菜薹的全方位保護,也要積極探索培育新地標,天興洲西瓜、青菱湖蓮藕都是潛在的‘地標種子’,得讓它們長成產業‘森林’?!焙樯椒ㄔ狐h組書記、院長邢勇說。
強化協同保護
“現在開庭!”近日,隨著清脆的法槌聲在武漢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巡回審判庭響起,一場關于地理標志產品商標侵權的交鋒,在洪山區、武昌區、青山區市場監管部門負責人與10余家企業代表的共同參與下展開。
洪山法院法官李心蕊聚焦企業關切的“侵權行為界定”“地理標志商標保護規則”等實務問題,引導雙方當事人圍繞權利范圍、涉訴產品來源等關鍵要素展開舉證質證與辯論,最終促使雙方在互諒基礎上當場簽訂調解協議。
據了解,洪山法院立足區域發展實際,協同武昌區、青山區建立地理標志跨區域保護協作及聯合會商機制,在訴前調處、司法送達、信息共享、執法協同等方面達成共識。
保護一個地標、帶活一片產業、富裕一方百姓。
據統計,洪山菜薹在武漢市洪山區核心產區種植規模已達3700畝,全市種植面積近兩萬畝,產業鏈總產值近10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