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黑龍江省亞布力人民檢察院會同綏陽、綏芬河市、寧安市、海林市、穆棱市、東寧市、林口縣人民檢察院協商會簽《黑龍江森林食物省域公用品牌“九珍十八品”檢察保護協作協議(試行)》(下稱“《協議》”),攜手構建牡丹江流域內“森林糧庫”建設,服務龍江綠色高質量發展。
“九珍十八品”作為黑龍江省重點打造的森林食物省域公用品牌,是按“珍貴、珍稀、珍饈”和“品質、品韻、品位”兩套標準,從全省700余種森林食材里優選出的猴頭菇、松茸、黑蜂蜂蜜、林蛙、紅松籽等27個最具代表性的品類。目前,已有四批次500余款特色林產品,具有“高寒基因、高倍營養、產業升級”三大核心價值,食物的生長環境、物種保護與產業鏈條具有整體性與關聯性。
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大食物觀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強調“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動物微生物要熱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既向陸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漁,建設海上牧場、‘藍色糧倉’”“農林牧漁并舉,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積極發展特色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提供了重要思路和方法。
近年來,牡丹江區域檢察機關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把服務大食物觀落實到具體檢察履職實踐,不斷探索構建系統長效司法保護格局,從而打破地域壁壘、整合檢察資源、破解“碎片化”監督困境。
據了解,此次八地檢察機關簽署的《協議》明確,將緊緊圍繞“四大檢察”職能,聚焦“九珍十八品”從山林到市場的全鏈條采運供銷環節,實施分類精準司法保護:對珍稀野生類實行最嚴格保護,禁捕禁采;對林下培育類規范種養,保障源頭;對藥材活性成分類推動可持續采集,保真增效;對野生食用菌類強化護育結合,保障安全;對品牌市場類凈化市場秩序,護航知識產權。通過協同履職,實現生態基底守護到產品創新轉化的全方位司法保障。
《協議》還強調,要積極運用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無人機航拍等科技手段,提升線索篩查、現場勘驗與生態損害評估的精準度;主動加強與林業草原、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的溝通協調,推動形成“檢察協作、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森林食物品牌大保護格局。
后續,八地檢察機關將通過召開聯席會議、開展共同研究、聯合發布典型案例等方式,進一步提升“九珍十八品”檢察保護的精度與效率,以協作為契機,持續深化一體化履職,凝聚合力、務實推進,為龍江森林食物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檢察支持。
延伸閱讀:“九珍十八品”
“九珍”:以珍稀、珍貴、珍饈為標準,包括猴頭菇、松茸、靈芝、野生藍莓、黑蜂蜂產品、林蛙、人參、毛尖蘑、刺嫩芽,突出自然饋贈的稀缺性與高價值。
“十八品”:側重品質、品位與產業化,涵蓋紅松籽、黑木耳、白樺汁、榛子、西洋參、刺五加、椴樹蜜、鹿產品等,融合現代工藝,滿足健康與便捷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