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的一天,陽光灑滿大地,空氣中彌漫著如火的熱情。在陽泉礦區的一家企業里,點鈔機飛快地運轉,109名員工正在有序領取補償款。臨近中午時,還有20余名員工沒有領到錢,法官為員工們購買了盒飯,勸導他們“耐心等等……”
員工趙華(化名)說:“為了這件事法官們前前后后做了很多工作,我今天也拿到了補償款,真是太感謝法官了。”

事情還要從2個月前說起。2024年4月,陽泉礦區某集團下屬企業因經營困難,與趙華等百余名勞動者解除、終止勞動合同。
趙華慌了神:“公司突然解除勞動合同,一下子就失業了,我們100多人多次去找仲裁,可心里始終沒底,就怕問題解決不了。”
趙華這番話也是其他百余名員工的心聲,同時,該集團旗下企業近萬名勞動者都在密切關注著這場糾紛的結果。仲裁部門察覺到事態的嚴重性與緊迫性,立即向陽泉礦區法院發出了紅色預警。
陽泉礦區法院建立了“5+”機制,對勞動爭議糾紛實行“五色”預警,由法院、仲裁部門、企業工會、企業人力資源部門、企業基層調解組織(或企業法務)“五方聯動”,根據糾紛不同風險級別進行“五級調解”,努力將糾紛化解在源頭。
“紅色預警屬于特別重大風險。”陽泉礦區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趙榮榮介紹:“接到預警后,我們立即啟動‘5+’機制,對這一群體性糾紛實行‘五方聯動’‘五級調解’。”
陽泉礦區法院與仲裁部門一起約談了企業相關負責同志,勞動爭議法庭的法官及時對企業和職工進行雙向摸排,詳細了解糾紛人數、賠償金額、企業困難等,召開了七次協調會,讓勞動者充分表達訴求,讓企業坦誠實際困難:
“我們要求企業進行經濟補償,不能簽個協議,啥也沒有。”
“企業現在確實陷入了困境,甲方拖欠工程款,有的甚至成了‘壞賬’,眼下沒有新訂單,沒有現金流入,裁員實在是無奈之舉啊。”
……
協調會上,雙方你一言、我一語地“掰扯”著,法官們有針對性的宣講法律,闡明法理,引導雙方在法律軌道內解決爭議。同時,引入“勞動專員”一并進行調解。
陽泉礦區法院聚焦勞動爭議案件,從企業內部選任協調能力強、熱愛調解工作的職工擔任“勞動專員”,在企業內部形成“礦——井區車間——隊組”三級聯動的網格化解紛體系,維護職工合法權益。
趙榮榮介紹:“勞動專員在勞動爭議法庭的指導下開展調解工作,而且勞動專員都是企業職工,他們參與調解工作,更容易讓勞動者感到親切和信任。”
糾紛化解過程中,法官負責說清“法理”,勞動專員重在疏導情緒。趙榮榮講了這么一個“小插曲”:一名員工在調解時產生對抗情緒,突然起身往外走:“不調了,我要去上訪!”
勞動專員上前安撫道:“老劉,朋友借了你的錢不還,你不是也想打官司嗎?去咨詢一下法官怎么維權。”聽到這兒,老劉情緒穩定了,法官也向老劉詳細講解了債務糾紛的法律規定和訴訟流程。
聽明白之后,老劉不好意思地說:“謝謝法官,我信你,我們這個事兒,我聽你的。”
面對100多名員工的不同訴求,企業工會、人力資源、調解組織和勞動專員內部調解先行,法院和仲裁部門外部調解跟進……法官根據勞動者訴求的具體內容,因案施策、分層分級進行調解。
陽泉礦區法院勞動爭議法庭庭長毛麗說:“我們每周與企業負責人、員工代表至少溝通兩次,指導雙方解決實際問題,由專人每日負責接待來訪員工,及時掌握工作進展,快速處置信訪隱患。”
在此期間,法官與企業相關負責同志多次到拖欠企業工程款的單位,溝通協調,厘清賬目,闡明企業面臨的困境,講清不支付工程款的法律后果,指導雙方達成調解協議,這家單位將40余萬工程款打入了企業賬戶,保障企業能夠支付勞動者的補償款。
歷時2個多月,法官們精準分析研判,整合各方資源,協同處置化解,最終推動形成了勞、企雙方都滿意的調解方案,109名員工與企業達成協議,企業共發放補償款37.94萬元。
109起糾紛穩妥化解在了源頭,仍有53名員工不接受調解方案,向陽泉礦區法院提起了訴訟。
勞動爭議法庭的法官采取“示范訴訟”的破局模式,從地域代表性、代際公平性、權益典型性三個維度,先行精選了3起案件立案審理,將釋法說理工作貫穿于審判各個環節。
毛麗介紹:“這53起訴訟中的員工大多來自河南、山西,年齡不等,訴訟請求不一。我們從地域、年齡、訴求三個角度,選取了3起案件作為示范訴訟,快審精判,特別是通過釋法說理,當事人都服判息訴。”
法官們趁熱打鐵,以這3起示范訴訟為例,幫助其他員工解“法結”開“心結”,通過做工作,這50名員工也都表示不再起訴了。
陽泉市人大代表、華陽集團風控部副部長趙倩認為:“這起糾紛在礦區企業具有一定典型性,礦區法院公正、穩妥的處理方式產生了積極的示范效應,為企業勞動爭議糾紛化解樹立了標桿、提供了范式,向市場釋放了法治清明、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的鮮明信號。”
陽泉礦區分布著近千家企業,主要以煤炭和煤化工企業為主,此外還有鋁電、建筑地產、裝備制造等多個產業。近年來,涉及勞動關系、工傷賠償、職工保險等問題的勞動爭議案件呈“井噴式”增長,法院年均受理相關案件300余件。
面對企業和勞動者日益多元的司法需求,陽泉礦區法院在黨委領導下,積極探索、創新舉措,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成立勞動爭議法庭,實行專業化審判,強化法院、仲裁部門、企業多元聯動,搭建五色預警、五方聯動、五級調解以及示范訴訟、勞動專員等工作機制,勞動爭議糾紛通過“綠色通道”在源頭穩妥化解;
在潞安化工集團陽泉五礦試點設立“無訟企業創建示范點”,建立定期例會、暢通訴求、矛盾摸排、聯合調處、訴調對接、預警處置“六大機制”,潞安五礦已經連續四年民商事糾紛“零;

推出“指尖微法庭”“礦法通”小程序,為企業提供實時法律咨詢、普法宣傳、協助送達、協助查找被執行人等線上司法服務。
……
截至目前,陽泉礦區法院勞動爭議案件數量下降70%,平均結案時間縮短64天,先行調解率60%,上訴案件同比下降35.17%,執結率100%,信訪量同比下降46.2%,勞動爭議法庭“專業護航、指導調解,推動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經驗做法入選最高人民法院典型案例。
趙倩代表認為:“陽泉礦區法院的工作經驗,為構建和諧勞動關系、護航企業健康發展、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提供了寶貴的治理經驗。”
讓企業和企業家放心創業、專心生產、安心經營,讓勞動者以最小的成本、最短的時間,獲得最優的結果,這是法院的重要職責。
今年,陽泉礦區法院在華陽二礦掛牌了“和立方”數智礦山司法賦能站,這是第三個專門為轄區礦企設立的法官工作站。
毛麗講道:“我們將統籌勞動者權益保障和用人單位發展,積極探索預防化解勞動爭議的有效措施,持續完善案件審理專業化路徑,在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推動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助力社會治理現代化中展現司法擔當。”
來源:山西高院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