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實踐中急需解決的問題,越要在理論上作出回答。如何通過理論研究闡釋,為人民法院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提供學理支撐?“十五五”規劃建議有多項部署直接涉及司法審判工作,如何以審判理論研究推動落實?如何通過高質量的審判理論研究,提升司法服務保障“十五五”規劃落實的成效?10月29日上午,中國法學會審判理論研究會2025年年會暨第二屆中國應用法學高峰論壇在最高人民法院舉行,圍繞“以嚴格公正司法保障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主題進行研討。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張軍出席并講話。中國法學會黨組成員、副會長王振江出席。

10月29日,中國法學會審判理論研究會2025年年會暨第二屆中國應用法學高峰論壇在最高人民法院舉行。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張軍出席并講話。孫若豐 攝
論壇由最高法黨組副書記、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長鄧修明主持。最高法黨組成員、副院長茅仲華宣讀論壇征文評選結果。西南政法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林維,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法學研究所一級研究員孫憲忠,中國政法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馬懷德,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中國國際法學會會長黃進,江蘇高院黨組書記、院長夏道虎,浙江高院黨組書記、院長李占國,北京高院黨組書記、院長寇昉,重慶高院黨組書記、院長李永利圍繞論壇主題發言。








西南政法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林維,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法學研究所一級研究員孫憲忠,中國政法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馬懷德,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中國國際法學會會長黃進,江蘇高院黨組書記、院長夏道虎,浙江高院黨組書記、院長李占國,北京高院黨組書記、院長寇昉,重慶高院黨組書記、院長李永利圍繞論壇主題發言。孫若豐 攝
“人民法院學習貫徹全會精神,不僅要‘照做’,更要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取得新成果。”張軍結合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加強新時代審判工作的意見》,逐項對照“十五五”規劃建議對法治工作、司法工作作出的部署,針對司法實踐中需要重點研究解決的問題,對進一步深化審判理論研究、更加有力服務保障“十五五”規劃落實提出具體要求——
圍繞規劃建議關于“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強大國內市場”“加快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等部署,張軍指出,涉戰略性新興產業一些領域糾紛尚未形成統一司法規則,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有待規范,對經營主體平等保護力度還要加大,海外利益司法保護水平仍需提升。要深化“人工智能+”司法審判的研究,為推動人工智能規范有序發展、強化科技賦能司法審判提供支撐。要深化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司法問題研究,推動形成優質優價、良性競爭的市場秩序。要深化司法判決執行與破產制度有機銜接問題研究,促進激發市場活力。要深化國際商事、海事多元解紛體系研究,提高海事司法能力。
圍繞規劃建議關于“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優化區域經濟布局”“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等部署,張軍指出,人民群眾的司法需求更多元、更迫切,審判理論研究要跟上、適應,聚焦民生司法保障加大研究力度。要深化司法服務高質量充分就業的研究,推動形成協同保護勞動者權益的工作合力。要深化特殊群體司法保護的研究,聚焦未成年人監護、婦女兒童人身安全、老年人適老服務等,提升司法保護水平。要深化司法審判融入社會治理、推進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等問題研究,促進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更好發揮制度優勢。
圍繞規劃建議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等部署,張軍強調,要以理論研究為先導,強化司法能力建設,推動審判工作高質量發展,更好服務保障“十五五”規劃落實。要深化把全過程人民民主更實融入司法審判工作的研究,促進更廣泛匯聚民智民力、推進嚴格公正司法,實現“三個效果”有機統一。要深化司法公正實現和評價機制的研究,讓公平正義更加可感可及,把“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要求落深落實。
“理論是實踐的先導,思想是行動的指南。”張軍要求,應用法學理論研究工作要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胸懷“國之大者”,堅持戰略引領與問題導向相結合,大力弘揚理論聯系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強化法院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的務實合作,促進理論研究與司法實踐協同發展,為持續加強新時代審判工作貢獻更多智慧。
專家學者以及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最高法有關部門、地方法院代表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參加研討。(記者 白龍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