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國務院關于刑罰執行工作情況的報告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審議。受國務院委托,司法部部長賀榮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刑罰執行工作情況。
報告指出,刑罰執行是刑事司法的重要環節,事關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和司法公正,體現國家法治文明程度。近年來,我國扎實推進刑罰執行各項工作邁上新臺階、取得新成效,為平安中國、法治中國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一是堅持黨的絕對領導,嚴格依法做好刑罰執行工作。在持續健全刑罰執行制度機制方面,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刑罰執行重要基礎性法律立法修法工作取得重大進展。監獄法修訂中旗幟鮮明堅持黨的領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監獄制度,把黨的十八大以來監獄工作的成功實踐和經驗明確為法律制度并予以鞏固。全面實施社區矯正法,健全監禁刑和非監禁刑相銜接的刑罰執行體系。公安部、司法部會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制定關于交付執行、刑罰執行變更、監獄民警現場執法、看守所執法等一系列細則、規范,刑罰執行工作制度不斷完善。
二是全面落實監獄工作方針,著力提升教育改造質效。監獄工作堅持懲罰和改造相結合,以改造人為宗旨,既對罪犯執行刑罰,又對其改造重塑,是真正尊重和保障人權。堅持把教育改造、社區矯正、安置幫教、糾紛化解、法治宣傳作為整體來抓,預防和減少重新犯罪。在依法嚴格規范管理罪犯、切實保障罪犯合法權益、狠抓教育改造中心任務、幫助罪犯回歸社會等方面取得新的成效。
三是深入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不斷提高社區矯正工作水平。社區矯正是在相對開放的社會環境中執行刑罰,有利于罪犯順利融入社會、降低重新犯罪率,是體現我國法治文明進步的重要刑事制度。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社區矯正工作全面推開,特別是2020年社區矯正法施行以來,社區矯正工作水平全面提升。在加強機構建設方面,依法設立縣級以上地方社區矯正機構2888個,基本實現縣區全覆蓋。強化監督管理。
四是堅決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守牢監管場所安全穩定底線。監管場所安全是開展刑罰執行工作的基礎,關系社會大局穩定和人民群眾安全感。武警部隊負責監獄、看守所武裝警戒,為監管場所安全提供有力保障。我國牢固樹立大安全理念,構建大安全格局,安全穩定達到歷史最好水平。在深入推進平安監所建設方面,強化安全檢查、警務督察,常態化開展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嚴厲打擊罪犯違規抗改、獄內又犯罪等行為。部署開展消防安全專項整治,扎實推進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在積極服務大局穩定方面,依法收押改造黑惡勢力罪犯,跨省轉押黑社會性質組織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惡勢力組織的首要分子,有力鞏固掃黑除惡斗爭成果;在扎實開展安置幫教工作方面,對處在安置幫教期內的刑滿釋放人員提供針對性幫扶,有效降低重新犯罪風險。
五是持續加大綜合保障力度,有力改善監管場所整體面貌。國家高度重視監管場所經費投入和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進信息化建設,為刑罰執行工作提供了堅實保障。經費方面,財政部、司法部聯合印發通知,完善監獄經費保障標準體系;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十四五”期間,統籌規劃監管場所布局,監管場所功能逐步完善;信息化建設方面,司法行政系統、公安系統分別建立“部—省—監所”三級視頻巡查和指揮調度系統,有力提升綜合研判、應急響應和指揮調度能力。監獄建成減刑假釋信息化辦案平臺,實現案件網上提請、檢察院網上監督、法院網上裁定。96%的監獄建成罪犯遠程視頻會見系統,連接基層司法所,為罪犯和家屬親情溝通提供便利。
六是扛牢全面從嚴管黨治警政治責任,鍛造過硬干警隊伍。全國監獄民警、看守所公安民警、社區矯正工作人員是刑罰執行工作的中堅力量,在維護安全穩定、用心用情改造罪犯、確保司法公正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突出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著力強化專業能力建設、堅持嚴管厚愛相結合等舉措,推動隊伍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