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順應數字化時代發展趨勢,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五家渠市司法局積極探索“互聯網+法治宣傳”新模式,以云端技術為引擎,以數字賦能為驅動,創新打造立體化、智能化、精準化的普法新格局,讓法治宣傳插上數字翅膀,飛入尋常百姓家。
數字賦能,打造普法新平臺
聚焦構建“線上+線下”立體化普法網絡,著力擴大覆蓋范圍。
云端直播“活”起來。創設“逢六說法”法治直播品牌,定期于每月6日、16日、26日邀請法官、檢察官、律師等法律專業人士走進直播間,圍繞社會關注、群眾關心的法律問題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今年以來,已成功直播54場,覆蓋職工群眾超25萬人次,首播即吸引1.6萬人在線觀看,使“指尖學法、掌上聽課”成為深受群眾歡迎的普法新常態。

智慧程序“動”起來。自主研發集“必修課程、選修內容、在線考試、法律咨詢”功能于一體的互動式學法小程序,通過積分激勵兌換法治文創產品等方式,有效激發群眾參與學法的內生動力。先后組織開展憲法、民法典等主題線上有獎問答4期,參與人次突破31萬,成功引導群眾實現從被動接受普法到主動學習法律的轉變。

文化陣地“實”起來。注重將法治元素融入公共空間,因地制宜建設了濱河公園憲法宣誓廣場、民法典主題長廊,與新湖農場共同打造憲法宣誓平臺及法治文化大道,在師市綜治中心構建集“專業性、教育性、互動性、實效性”于一體的法治宣傳陣地,并在居民小區休閑區設置系列法治主題雕塑,讓群眾在日常生活、休閑漫步中“出門遇法、抬頭見法、茶余飯后議法”,實現法治文化的沉浸式熏陶。



形式創新,增強普法吸引力
著力探索群眾喜聞樂見的普法載體,持續提升宣傳感染力和影響力。
動漫IP“引”關注。緊密結合本地“青格達湖”“郁金香”等特色地域文化元素,精心原創設計“達達”“香香”法治動漫形象。以此為基礎,制作推出105部普法微動漫、32個法治表情包,借助短視頻平臺傳播優勢,以簡潔明了、生動有趣、易于記憶、貼近實用的風格,顯著提升了法治宣傳的親和力和影響力。

文藝作品“擴”影響。積極探索“短視頻+文藝”普法新模式,累計創作發布各類普法短視頻204部,總播放量達45.7萬次;創編排演法治主題歌曲、小品等文藝作品38部。特別是自編自導自演的反電信詐騙微電影《較量》,獲得超10萬瀏覽量,小品《天天上當》成功入圍司法部“三微”作品展播。
志愿服務“送”精準。緊抓郁金香文化旅游節等重要節點,組織普法志愿者設立“法治攤位”、演唱“法治歌曲”、開展“法潤五家渠達香伴您游”等主題活動,現場提供法律咨詢6000余人次,發放法治宣傳禮包2000余份,實現了普法工作與文旅活動的深度融合。



夯實基礎,提升普法專業性
加強普法隊伍建設與能力培養,為普法工作提供堅實支撐。
精準培訓“強”內力。堅持“按需施教”原則,成功舉辦“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專題研討班。創新開設“執法者·說法直播間”欄目,已開展普法宣傳8場次,為執法部門與群眾、企業之間搭建了一個良好的溝通交流平臺,有效促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與普法宣傳的有機統一。

培養骨干“增”動能。高度重視基層法治隊伍建設,面向1309名“法律明白人”開展了12場次、總計19課時的線上專題培訓,系統提升其法律素養和履職能力,為基層法治實踐注入了持續動力,夯實了法治社會建設的根基。

下一步,師市司法局將持續深化“云端普法”建設,完善智慧普法平臺,創新普法表現形式,努力打造更具影響力的法治宣傳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