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2025年西安市秋季開學“法治第一課”在臨潼區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開講。記者 席晨攝
旋轉魔方上的法律條文、地面答題系統的趣味互動、VR設備中“身臨其境”的安全演練……9月12日,2025年西安市秋季開學“法治第一課”在西安市臨潼區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開講,為全市青少年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法治教育盛宴。
“大家看,這些法律條文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可以觸摸、互動的存在?!痹谂R潼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曹瑞楠的引導下,學生們輕輕推動旋轉魔方,與青少年相關的法律知識隨魔方轉動逐一呈現。
這場由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市教育局、市司法局等部門聯合打造的法治教育活動,將沉浸式互動體驗與情景化教學深度融合,不僅讓現場的學生全情投入,還通過云端直播吸引了超7萬名觀眾在線觀看,讓法治教育突破時空限制,觸達更廣泛的青少年群體。
隨著主持人宣布地面答題系統啟動,展廳地面瞬間化作巨大的答題屏幕,一個個法律問題如音符般跳動。學生們踩著屏幕上的選項穿梭作答。
“擊斃陋習”射擊游戲、VR安全演練體驗項目前更是排起長隊,學生們在虛擬場景中體驗了“知法”與“避險”的緊密關聯。臨潼區華清小學五年級學生麻馨予說:“這個游戲太有意思了!屏幕上會彈出‘打架斗毆’‘夜不歸宿’等字樣,我要用‘法治子彈’把它們一個個‘擊斃’!”
這個位于臨潼中學學境樓內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由臨潼區人民檢察院與臨潼中學合作共建,面積600余平方米,去年4月完成升級改造后正式啟用。該基地巧妙汲取臨潼區的文化旅游特色,依托多媒體、數字化、網絡技術,以“體驗、互動、思考”為核心設計理念,集法治宣傳、犯罪預防、關愛幫教于一體,已成為青少年的法治體驗新陣地。
此次活動中,傳統文化與法治精神的碰撞成為一大亮點。在“禮法長歌”展區,《典籍里的中國》情景演繹生動再現了“孔融讓梨”“徙木立信”等典故,將千年之前的規則意識與現代法治精神巧妙結合。“原來法律不只是條文,還是文化的傳承。”“我要做一個懂法的‘小古人’?!薄赐暄堇[,學生們紛紛在電子留言屏上寫下感悟。
“法治詩詞”搶答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啊ㄕ?,天下之程式也,萬事之儀表也’這句話出自哪里?”主持人話音剛落,一名學生立刻舉手:“出自《管子》?!边@名學生的回答贏得全場掌聲。
普法教育的關鍵在于精準對接青少年需求。隨后的專家對話環節,檢察官、法官、交警圍繞青少年成長中常見的困惑,結合真實案例和法律條文,深入淺出地分析解答,給出明確法律指引。針對“上頭”電子煙,專家詳細講解識別技巧和吸食后的危害,為學生筑起一道堅實的安全防線。
此次“法治第一課”是陜西省秋季“法律進學?!狈ㄖ涡麄鹘逃顒拥闹匾M成部分。活動以科技賦能、文化融合、角色代入為突破口,將普法教育從枯燥的說教變成了可參與、可體驗、可感知的互動活動?!拔覀兿Mㄟ^這些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形式,讓法律真正走進他們的生活,引導他們從心底認同法治、遵守法律?!迸R潼區人民檢察院“驪雨心荷”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室檢察官任兆錦說,“我們將聯合司法、教育等部門,進一步完善法治教育基地的功能,將基地建設成青少年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重要陣地和特色課堂,創新理念、豐富形式,推動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高質量發展?!?/p>
(記者 席晨 通訊員 閆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