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產業雙推進 句町故地煥新顏
西林縣深化平安建設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悠悠千年古國,滔滔馱娘江水。
地處桂滇黔三省接合部的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西林縣,歷史上曾是句町古國的政治中心之一。秋冬時節,記者看到,這片有著深厚歷史底蘊的“句町古國”,清澈的溪流在村前輕淌,金黃的果實在枝頭盈動,成群的牛羊在山間徜徉,村民或在田間勞作,或在廠區理貨……展現出一幅社會穩定、產業興旺、群眾安居的新畫卷。
今年以來,西林縣圍繞區位特點,以防范化解風險隱患為突破,推進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構建三級聯動快速反應機制,高效排查化解矛盾糾紛和風險隱患,筑牢平安根基,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截至10月底,縣鄉兩級綜治中心累計受理矛盾糾紛342件,成功化解327件,化解成功率達95%以上。
接邊警務協作,構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新格局
西林縣馬蚌鎮是廣西最西端的一個鄉鎮,清水江與南盤江在這里匯合,三條大橋在江面佇立,勾勒出一道“腳踏三江、雞鳴三地”的地理奇觀。
自然地理有界線,社會治理無局限。近日發生的一起跨?。▍^)盜竊案,生動展現了西林縣政法部門與滇、黔兩省臨近州縣協同聯動、強化治理的成效。
10月27日8時許,馬蚌鎮居民老黃發現停放在院子里的摩托車不見了。他急匆匆來到馬蚌派出所報警。
“看到群眾著急,我們也很著急!”馬蚌派出所所長秦輝說,接警后他立即安排民輔警開展偵查,很快便發現了犯罪嫌疑人林某的盜竊行為。但此時,林某早已駕駛案涉摩托車進入云南省羅平縣,企圖利用兩?。▍^)邊界逃脫控制并銷贓。
掌握線索后,辦案民警立即聯系羅平縣公安局魯布革派出所協助布控。當日16時許,抱著僥幸心理的林某在返程中落入兩地公安民警布下的法網。面對確鑿證據,林某坦白了自己的犯罪行為,于當晚被刑拘。
“案件朝發夕破,得益于‘三所警務聯動機制’。”秦輝介紹,近年來,在上級政法部門協作下,馬蚌派出所與魯布革派出所及貴州省興義市公安局三江口派出所不斷深化警務合作,構建“就近出警、先期處置、協作配合”的聯動快反模式,逐漸形成了多元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今年以來,通過警務聯動、多方協作、合力整治等方式,三個派出所所屬轄區的群體性事件、警情、案件、糾紛數量均穩步下降,有效維護了接邊地區的社會穩定與繁榮發展。
三級聯動體系,構建“多兵種聯合作戰”新模式
“我對調解結果很滿意,款項也已全部收到?!?0月29日,西林縣古障鎮渭歸村村民老曾接到西林縣綜治中心工作人員回訪電話時高興地說。
5月26日,聽說西林縣綜治中心已運行,老曾馬上來反映了一件讓他煩惱很久的糾紛:2023年4月,他駕車路過大房村上八保屯時,不慎刮到村民老韋家門,經協商,現場賠償了對方8800元。事后經第三方機構專業評估,相關損失實際僅有2550元。老曾要求老韋返還6000元,但老韋一直未返還,也不愿接受調解。
受理后,西林縣綜治中心立即啟動聯動聯調機制,聯系古障派出所、縣人民檢察院,了解案情及辦理進度。隨后又依托“周研判”工作例會,組織公安局、檢察院等單位召開案件分析研判會,協同推進糾紛化解。
5月29日,西林縣綜治中心組織老曾與老韋進行調解。經過“背靠背”做工作,兩人矛盾一點點化解,最終達成調解協議,老韋分兩次將款項返還老曾,雙方握手言和。
“綜治中心是我縣整合信訪接訪中心場所資源而建設的,實現了‘多中心’功能合一,讓群眾化解糾紛‘最多跑一地’?!蔽髁挚h委政法委副書記陸準說,除了上門反映,還有更便捷方式,即“碼上服務”和“五單”調解。
“碼上服務”指的是西林縣在該縣5G黨建大數據平臺基礎上開發的“矛盾糾紛處理”功能模塊并形成二維碼,然后張貼在縣綜治中心及各鄉鎮村屯、群眾家門口的顯眼位置。群眾掃碼即可上報自己的糟心事和憂心事?!拔鍐巍闭{解則指群眾“點單”、平臺“派單”、網格“接單”、部門“辦單”、群眾“評單”,形成閉環管理。
7月30日,家住西林縣馬蚌鎮武定村武定屯的老熊掃碼反映,因山林界線不清,村民老王與其兒子拔了他家29棵桉樹苗。老熊要求老王賠償,老王卻堅稱林地是他家的。平臺“派單”給馬蚌鎮綜治中心。中心接單后,聯合馬蚌派出所、馬蚌司法所于7月31日到林地現場進行調解。調解人員結合近年來發生的鄰里山林糾紛,引導雙方理性分析利弊。經過數小時耐心調解,雙方當事人達成共識并簽訂調解協議:老王賠償老熊29棵樹苗的損失共計290元,當場支付賠償金;對林地上方路邊爭議地,雙方保持現狀,不得開發種植;對路下方爭議地,則以老王家林地最里邊的杉樹根為界線。調解結束后,老熊對調解人員連聲感謝。
今年以來,西林縣以“化解矛盾風險維護社會穩定”專項行動為抓手,深入推進矛盾糾紛和風險隱患排查化解。特別是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以來,該縣建設一站式受理平臺,構建縣—鄉(鎮)—村(社區)三級聯動體系,深化警網聯動、矛盾聯調、問題聯防、平安聯治“四聯”機制,共受理矛盾糾紛342件,成功化解327件,化解率提升至95%以上。
法治安瀾,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砂糖橘之鄉”“全國重點產茶縣”“全國有機農業示范基地縣”“廣西首個成功種植咖啡并創立本土品牌縣”……一張張亮麗的名片見證了西林縣的新風采。
古障鎮是自治區產業強鎮、西林縣茶葉和水果第一大鎮。時值深秋,該鎮進入采摘季,一筐筐黃燦燦的砂糖橘不斷運向泰源果業公司。砂糖橘在生產線上翻滾前進,經過清洗、除葉、選果、包裝等程序,最終被送進不同的冷庫等待裝車發貨。
“7號庫已入庫15噸,準備發往新加坡;8號庫10噸發往沙特阿拉伯;9號庫發往中亞、俄羅斯等地……”該公司執行董事劉建軍如數家珍。他表示,該公司進駐以來,在西林縣政法部門和古障鎮黨委政府的服務保障下,產業興旺,沒有遇到制約發展的難題。
為護航特色產業,西林縣政法部門在鎮綜治中心專門設立“農林產品交易矛盾糾紛調解室”,將農林產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矛盾糾紛、堵點痛點化解在田間地頭,為當地農林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法治動力。
前不久,古障鎮因受臺風影響迎來較強降水,村民老林的果園遭遇內澇。為搶救即將豐收的砂糖橘,他緊急開挖涵洞排水,不得已挖斷了上山橋梁和道路。老林果園排水通暢了,卻影響了在山上種植砂糖橘的40多戶村民通行,他們采摘和運輸水果怎么辦?鎮綜治中心獲悉這一信息后,立即組織村“兩委”干部到地頭勘查并聯合開展調解,很快形成了先搭建便橋、后申請資金建橋并拓寬涵洞的解決方案,為村民解了燃眉之急,也避免了水果采摘、運輸的遲延。
截至目前,西林縣砂糖橘種植面積超20萬畝,綜合產值超25億元。該縣還種植了14萬畝油茶、11萬畝以鐵皮石斛為主的林下經濟和10萬畝茶葉。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廣西首個成功種植咖啡并創立本土品牌的縣,其咖啡產業也迎來提速發展。
古障鎮黨委委員、政法委員楊泰熙表示,鎮綜治中心針對當地實際需求,推出多語種說理普法服務,并高效化解各類矛盾糾紛,為農林產業發展、群眾安居樂業筑起一道堅固屏障。
法治安瀾賦能產業發展。今年以來,西林縣政法部門依法打擊各類涉企違法犯罪,積極開展法治護企專項行動,累計走訪企業115家次,開展“送法入企”講座宣傳10次,化解涉企糾紛5起,為企業挽損100余萬元。
從貧瘠荒涼到茶果飄香,從封閉落后到開放進步,從羊腸小路到康莊大道……在新時代平安法治建設傾力護航下,這片千年故地正煥發出蓬勃生機。
(廣西法治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