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5條涉企行政執法問題線索全部處理
廣西扎實開展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

截至10月27日,廣西匯集錄入涉企行政執法問題線索2235條,目前已全部完成處理,涉案金額1.21億元,為企業挽回損失5348萬元,集中糾治行政執法突出問題53個,有力糾治重點領域行政執法亂象,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強的法治保障。
“以前那些不合理的執法行為沒有了,執法越來越公正、透明!”提起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廣西南寧百會藥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李華感慨道。
據了解,今年3月以來,廣西壯族自治區各級司法行政機關聚焦企業反映強烈的行政執法突出問題,深入推進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今年上半年,廣西各級行政執法部門入企行政檢查總數較去年同比減少25%,全區行政罰沒款較去年同期下降57.9%,亂收費、亂檢查、亂罰款、亂查封以及違規異地執法、趨利性執法等問題得到有效糾正。截至10月27日,廣西匯集錄入涉企行政執法問題線索2235條,目前已全部完成處理,涉案金額1.21億元,為企業挽回損失5348萬元,集中糾治行政執法突出問題53個,有力糾治重點領域行政執法亂象,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強的法治保障。
勇于刀刃向內
深入排查線索整治
據介紹,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把專項行動納入2025年自治區黨委常委會工作要點、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重要任務,把專項行動放在全區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大局中統籌推進。
自治區紀委監委與自治區司法廳組建“雙專班”,建立定期會商、情況通報、線索聯查等工作協調機制。自治區司法廳切實履行統籌職責,通過日通報、定期調度會、閉門會及碰頭會等形式,及時交流經驗、通報問題,壓實各地各部門主體責任,確保專項行動同頻共振、同題共答。
全區各地各部門聚焦行政執法重點領域、重點問題,堅持問題導向、攻堅與查糾并重,以務實舉措縱深推進專項行動。
自治區司法廳充分發揮統籌組織作用,勇于刀刃向內,強力推進涉企執法線索排查工作。一方面,強化問題線索公開征集,聚焦企業反映強烈的亂收費、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等問題,向社會發布公告,全面收集線索。同時加強部門聯動,向多單位發函征集線索,共獲得6882條線索,并督促各地執法部門核實解決。
另一方面,強化現場指導調研。今年5月,選派精干力量組成5個現場指導組,分別到16個區直單位和14個設區市。9月,又派出6個指導調研組到部分區直重點行政執法部門和9個設區市開展指導調研工作,持續推進專項行動和專項整治。
自治區司法廳還著力破解“等、靠、要”思想,緊盯不敢監督、不愿監督、不會監督等突出問題,發出整改通知書28份,督促限期整改,推動14家區直單位完成五類46個突出問題整改,壓實條線指導責任。
針對長期困擾企業的執法標準不統一問題,自治區司法廳組織41家自治區級行政執法單位重新梳理、動態調整行政裁量基準,化解執法標準沖突。
專項行動以來,全區共查處、糾正2件違規異地執法和14件趨利性執法案件,有效糾治違反“罰繳分離”、罰沒收入異常增長等突出問題;全區查辦吃拿卡要、粗暴執法41件,糾治該嚴不嚴、該罰不罰、執法不作為線索247條,濫用職權、徇私枉法、該罰不罰、吃拿卡要、粗暴執法以及執法不作為等違反執法規范要求的問題得到有效糾正。
減負增效并舉
全力助力企業發展
今年以來,欽州市多個行政執法部門推行“掃碼入企”“綜合查一次”,行政檢查頻次同比下降30%,企業迎檢時間平均減少75%,跨部門聯合檢查占比提升至89%,有效減輕了企業的迎檢負擔。
“現在執法檢查越來越規范了,檢查頻次明顯減少,我們能把更多精力放在生產經營上。”欽州市一家民營企業的負責人說道。
據了解,廣西全面推行“掃碼入企”“綜合查一次”分級分類監管等措施,通過疊加執法主體、執法人員資格、檢查通知書、檢查結果等信息,實現檢查數據互聯互通,有效減少入企檢查頻次?!半p隨機、一公開”(隨機抽取檢查對象、隨機選派檢查人員、檢查結果公開)監管涵蓋68個監管領域、42個部門、161項抽查事項,累計減少95%涉企檢查,監管效能不斷提升。
南寧市深入開展柔性執法實踐,今年以來,通過調解化解行政爭議,促使行政機關撤銷處罰決定12件,降罰或減緩執行141.8萬元,為企業發展保留發展空間和整改時間,幫助企業經營恢復信心。
柳州市輕微不罰彰顯執法溫度。今年4月,某企業自備水廠尾水排放致水質余氯超標,造成下游某個體工商戶釣魚場大量死魚。經多番協調,推動企業賠償損失29.4萬元,鑒于該企業初次違法、影響輕微且經營困難等多種從輕情節,柳州市生態環境局依法不予處罰,彰顯了執法為民的溫度。
來賓市強化包容審慎監管助企紓困。今年5月,某共享單車公司被某部門以未辦許可、擅自占道為由,扣押800余輛共享單車并擬罰款。經來賓市政府行政執法監督局跨部門會商等,認定該執法無依據,責令糾正,某部門退還車輛并撤銷立案,維護了企業合法權益。
強化制度創新
閉環推進問題解決
“以前我們企業遇到行政執法問題時,往往不知道通過何種途徑進行反饋和投訴,響應處置機制給我們提供了發聲的渠道,通過響應處置機制反映問題,處理效率高,還能全程追蹤進度,解決了我們的后顧之憂?!睆V西南寧京桂成環保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周小容說。
廣西以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為契機,聚焦解決經營主體反映執法司法領域問題渠道不暢、推動解決不力、督辦追責不實等突出問題,創新構建經營主體反映執法司法領域問題響應處置機制,依托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平臺和工作專班線上線下設置的8類反映渠道,全量收集問題線索,科學設置工作流程,明確線上派單、線下交辦兩條處置路徑,全流程閉環推進,實時反饋辦理進度。
同時,設置三級督辦機制,采取二次派單、制發提醒函、整改通知書、專班約談、移送紀委監委等方式,逐級加壓,確保經營主體反映的每一條訴求都有人辦、依法辦、盡快辦、閉環辦。最后,還會嵌入隨機抽查、案件評查、專項督查等質效檢查措施,對辦理質效再檢查再督促,推動經營主體反映問題有效解決,形成了縱向貫通區市縣、橫向聯通執法司法部門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工作格局。
自2025年5月《廣西構建經營主體反映執法司法領域問題響應處置機制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工作方案(試行)》印發以來,截至9月30日,全區受理經營主體反映執法司法領域問題共708件,已辦結644件,一級督辦62件,切實為經營主體解決了一批急難愁盼問題。防城港市成功依法響應處置全區首例經營主體反映司法領域問題,為企業解封賬戶資金91萬元;北海市通過響應處置機制,為企業挽回經濟損失2.9億元,有效維護了經營主體合法權益。
同時,廣西探索“信用修復”制度,創新推進個體工商戶信用分類管理試點,實現低風險經營主體“無事不擾”,成為全國首批經營主體信用體系建設創新試點,率先探索信用修復“免申即享”試點,惠及企業3.2萬戶,幫助企業快速重塑市場競爭力,助力企業輕裝上陣。
(法治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