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在河南省政法系統持續引發熱烈反響。廣大政法干警通過專題學習、座談交流、支部研討等多種形式,深入學習領會全會精神。大家一致表示,將緊扣“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找準政法工作的切入點和著力點,以全面履職的擔當、銳意進取的姿態,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高效能治理,為奮力譜寫中原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鑄牢忠誠,凝聚奮進信心
全會強調,要堅持和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充分調動全社會投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安陽市委政法委副書記王中華表示,要把學習宣傳貫徹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始終堅持黨對政法工作的絕對領導,深入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準確把握當前形勢與任務,切實履行牽頭抓總、統籌協調、督辦落實等職能,久久為功,善作善成,以實際行動為續寫社會長期穩定奇跡的新篇章作貢獻。
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全省法院系統迅速行動,將全會精神融入審判執行各項工作。作為奮戰在刑事審判一線的“老兵”,濟源市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范紅海倍感振奮、信心滿懷。“我們將與全國政法戰線同仁一道,依法嚴懲涉黑涉惡、嚴重暴力、危害國家安全等各類突出犯罪,堅決守牢安全發展底線,自覺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審判全過程,在裁判文書中清晰傳遞是非曲直、善惡美丑的價值標準,切實以實干實績檢驗學習成效,交出不負時代、不負人民、不負法治信仰的合格答卷。”他說。
“基層是法治建設的‘最后一公里’,必須把全會精神轉化為履職實效。”南召縣司法局基層股股長董文認為,落實全會精神既要強化政治引領,建強基層司法隊伍,健全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把矛盾化解在基層,還要創新“場景化普法”模式,以司法所規范化建設為抓手,推動法治服務向鄉鎮(街道)、村(社區)延伸,為法治中國建設筑牢基層根基。
聚焦主業,精準謀劃新篇
學習的目的在于運用。全省政法干警在深入學習領會全會精神的基礎上,緊密結合崗位職責與工作實際,圍繞“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進一步細化目標任務、實化落實舉措,將全會精神轉化為具體的“施工圖”和“任務書”。
開封市委政法委調研法規科科長崔春玲表示,作為政法戰線的一員,將圍繞全會“完善社會治理體系”“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等重大部署,聚焦開封政法工作高質量發展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努力形成高質量研究成果,為推動開封政法工作現代化貢獻智慧和力量。
“全會強調統籌發展和安全,為做好經偵工作捍衛經濟安全、規范市場秩序等提供了根本遵循。”通許縣公安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馬園園說,面對當前經濟犯罪專業化、數字化新特征,該局將聚焦非法集資、洗錢等突出犯罪,開展精準整治,健全跨部門協同防控機制,構建風險預警模型,實現風險早識別、早處置,筑牢經濟安全屏障,為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全會錨定“十五五”時期國家治理現代化總目標,將“強化未成年人違法犯罪預防和治理”納入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重點部署,為未成年人檢察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鶴壁市檢察院第八檢察部副主任王一婷表示,將嚴厲打擊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危害校園安全的各類犯罪,強化全鏈條法律監督,健全完善未成年人罪錯行為分級干預矯治機制,協同相關部門推動完善未成年人保護社會治理,以高質效履職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乘勢而上,續寫時代榮光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政法機關作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主力軍,正以實際行動踐行使命擔當,推動平安河南、法治河南建設邁向更高水平。
深學細悟全會精神后,永城市副市長,市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馬昌軍認為,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對公安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們將以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為目標,牢牢把握‘市縣主戰、派出所主防’的改革方向,深化‘情指行’一體化機制,常態化推進掃黑除惡,扎實推動警格網格深度融合,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和‘事事落實到位’的執行力,深化高效能治理,維護高水平安全,護航高質量發展”。
在基層社會治理一線,全會精神正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行動。淇縣綜治中心主任李軍海表示,將依托綜治中心平臺,強化源頭治理、部門協作和科技賦能,深化矛盾糾紛常態化排查化解,持續完善綜治中心規范化運行流程,加快推進信息化平臺迭代升級,構建“數據共享、智能預警、快速處置”工作格局,以智能化賦能平安淇縣建設。
“全會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擘畫了新藍圖,也為未成年人檢察工作指明了方向。”固始縣檢察院新入額未檢檢察官湯印文說,將主動做好普法工作,為構建安全、和諧、文明的校園環境注入強大法治力量,高質效辦好每一起涉未成年人案件,加強對立案、偵查、審判、執行各環節的監督,推動解決案件背后的深層次問題,為青少年健康成長撐起一片法治藍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