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東營市墾利區檢察院與該區永安鎮政府聯合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在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渤海平原抗日根據地舊址,大家駐足在墾區抗日紀念碑前,輕撫下面的浮雕,感慨道:“那段歷史‘活’了……”

今年8月29日,國務院印發《關于公布第四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的通知》,位于渤海平原抗日根據地舊址上的渤海墾區革命紀念館位列其中。1991年6月落成的墾區抗日紀念碑,是渤海墾區革命紀念館的重要組成,也是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承載著墾利地區杰出抗日將領帶領勞動人民抗御外敵、反抗侵略的歷史。
然而一年前,這座紀念碑深陷瀕臨破敗的困境。2024年4月,東營市墾利區檢察院對轄區英雄烈士紀念設施等紅色文物拉網式排查時發現了這一線索,隨即立案。“紀念碑長期處于無人監管狀態,碑體風化腐蝕,字跡脫落,底座出現巨大裂縫,底部浮雕風化腐蝕嚴重,且有多處人為潑灑墨跡。”辦案檢察官介紹道。經查,除自然破敗外,紀念碑四周欄桿遭人為破壞,殘缺不全。
2024年6月,東營市墾利區檢察院向當地主管部門制發檢察建議,建議其依法履行監管職責,及時對紀念碑進行修繕維護,并加強日常管理和修繕。同年8月,該院經兩次跟進監督發現,主管部門雖然編制了修繕工程設計方案,但一直未履行文物修復的報批手續,紀念碑現場亦沒有進行任何搶救性修繕工作,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處于持續受損狀態。
2024年10月,東營市墾利區檢察院依法提起行政公益訴訟。之后,該院持續與主管部門保持溝通,督促文物修繕方案報批工作。今年1月,修繕方案獲得省級文物主管部門批復同意。今年3月,修繕工程開始動工。修繕期間,承辦檢察官會同法官進行了實地監督。
修繕施工完畢后,今年4月,東營市墾利區檢察院召開公開聽證會,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人民監督員客觀評議主管部門對紀念碑的監管履職情況。會前,與會人員到現場進行了查看。會上,承辦檢察官結合修繕前后的對比照片等,詳細說明了紀念碑損壞對紀念場所莊嚴性的影響,主管部門對文物修繕工作作了介紹:“對紀念碑碑體進行了整體修復,翻新了字跡,填補了底座縫隙,對潑灑的墨痕進行了清除。同時,對紀念碑漢白玉圍欄進行重新修繕,對整體路面進行平整,對紀念碑外圍圍欄加固,還配備了專人進行后續的日常維護……”聽證人員一致認為,紀念碑已全部整改到位,紅色遺跡已得到有效保護。
參加公開聽證會的墾利區人大代表周洪明表示:“檢察機關主動履行公益訴訟檢察職能,以法治力量守護紅色記憶。希望今后持續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與抗戰精神,讓紅色基因在檢察守護中代代賡續、永續傳承。”
今年4月中旬,法院開庭審理此案。鑒于文物保護目的已全部實現,檢察機關建議終結訴訟,法院依法裁定終結案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