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面對農民工討薪、未成年人監護權缺失、鄰里糾紛升級等亟待破解的基層治理難題時,該如何應對?10月14日,山西省綜治中心以一場別開生面的“綜治雙賽”活動,給出了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實踐的精彩答案。上午,來自11個地市的綜治業務能手在線上案例競賽中同臺競技;下午,各市綜治中心主任齊聚一堂,圍繞規范化建設展開深入研討比賽,大家帶著問題來,揣著答案走,堅定信心干。

在上午的案例競賽中,大同云州區參賽選手率先分享了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便民利民“5分鐘服務圈”的創新實踐。各地紛紛亮出治理妙招:太原市杏花嶺區多方聯動守護未成年人權益,臨汾市蒲縣“三哨機制”精準對接群眾訴求,長治市上黨區高標準建成“五有”模式打造服務群眾的“暖心站”,晉中市和順縣耐心化解祖墳拆遷補償糾紛,晉城市高平市通過“調解優先”“法治兜底”等機制解決工傷賠償案,朔州右玉縣特色調解平臺獲評省級維權先進集體......這些源自一線的豐富探索和實踐,共同勾勒出山西政法綜治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創新圖景。“每當看到群眾帶著愁容來、帶著笑容走,我就覺得這份工作特別有價值。”太原市杏花嶺區綜治中心主任強曉陽在參賽中的講話,道出了廣大綜治干部的共同心聲。比賽現場,呂梁市文水縣的多部門協作討薪案例展現了綜合治理效能,陽泉市盂縣的專業調解化解了持利器鄰里糾紛,運城市萬榮縣堅決處置商家虛假宣傳詐騙,忻州市保德縣耐心化解村民土地糾紛見證著公平正義的堅守。鮮活的案例背后,是山西各級貫徹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開展規范化建設的扎實成效。據悉,今年以來,全省各級綜治中心已調處化解矛盾糾紛11.37萬件,化解率達97.5%,真正實現了“打開一扇門,溫暖一座城”的服務宗旨。

下午的研討會上,各市綜治中心主任從規范化建設的整體推進、特色亮點、問題剖析、對策建議到未來發展,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享交流。太原市以“六個注重”為抓手,系統推進規范化建設提質增效;長治市“4553”體系對綜治中心“指揮部”“重案組”“防控組”等功能架構精準定位;呂梁市創新提出“三色預警”構想,旨在通過對各職能部門辦理效率分類,提升跨部門協作效能;晉中市推出的“六單機制”實現了群眾訴求全流程閉環管理。與會者直面當前工作中存在的短板不足,就如何提升基層綜治中心運行效能展開了熱烈討論,在交流互鑒中凝聚起深化規范化建設的共識。

這場“比武+研討”的系列活動,讓全省117個縣級綜治中心的2000余名綜治干部從實踐案例到理論思考進一步全面提升。大家普遍反映,這次比賽為推進全省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提供了新思路、新動力。大家紛紛表示,從活動中感受到一種求真務實的工作態度,學習到了一線破解難題的寶貴經驗,凝聚起“化解矛盾在基層”的強烈共識,形成了推動全省綜治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隨著山西各級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的深入推進,“到綜治中心能解決問題”,不斷從美好愿景走向了豐富多彩的基層實踐。
來源:平安山西行政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