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日晴空,天高氣爽,泰達第一體育場人潮涌動、氣氛熱烈。2025年天津市濱海新區“解民憂促和諧——綜治中心在您身邊”集中宣傳活動在此舉行。這不僅是一場為民服務的盛會,更是對全區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成果的一次集中檢閱。文藝演出、政策咨詢、互動體驗、視頻展播、少兒繪畫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從反有組織犯罪法宣傳到反邪教警示教育,從海防安全講解到VR禁毒體驗和高科技警械展示,吸引了眾多居民駐足參與。與往年不同,今年現場多了一道別樣的風景——許多市民手持“平安護照”,穿梭于各展位之間,踴躍參與集章打卡活動。“平安印”“濱海印”“法治印”……一個個設計精美、寓意深刻的印章,不僅濃縮了綜治中心職能與平安建設核心元素,更讓群眾在互動中加深了對綜治工作的理解與認同。
這場活動背后,是濱海新區持續推進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的堅實步伐。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節點、首都“護城河”的關鍵關口,濱海新區區域面積廣、開放程度高、流動人口多、社會治理任務重。自今年1月區、街鎮兩級綜治中心掛牌運行以來,累計受理群眾訴求6100余件,辦結率超過92%,初步實現了“一站式受理、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的目標,成為基層社會治理體系中的關鍵中樞。
一、高位推動,“建得好”是基礎
濱海新區綜治中心緊扣矛盾糾紛化解與社會治安風險防控兩大核心職能,嚴格對標“五有”和“五個規范化”要求,建成1300平方米的群眾接待大廳和121平方米的指揮調度大廳。指揮調度大廳通過上聯市級、下通街鎮的指揮調度系統實現實時聯通,具備隨時視頻調度的能力;群眾接待大廳設置12個接待窗口和9個功能調解室,整合法院、檢察院、公安、司法、人社、住建、信訪等7家常駐單位“團隊式”入駐,區婦聯、區法學會、民辦非企業調解組織等多家輪駐單位。與此同時,全區所有街鎮、開發區綜治中心年內也將全部實現“五有”目標,真正實現群眾只需“進一扇門”,就能辦成事、解難題。
二、多元化解,“調得好”是關鍵
濱海新區充分發揮法治引領作用,制定矛盾糾紛化解“路線圖”,推動調解力量下沉、服務前移。法院速裁團隊、司法局行政復議中心、人社局勞動監察等多支專業力量常駐綜治中心;區委政法委選派30名政法干警任開發區、街鎮綜治專員,統籌派出所、司法所、基層法庭等多方資源。區、街鎮兩級綜治中心形成法律服務、調解、復議、訴訟、法律監督多元共治格局。
今年4月,區綜治中心成功調解一起涉及9名農民工、總額16萬余元的欠薪糾紛。調解員當天聯系承包商開展調解,通過“人民調解+司法確認”模式促成協議,并在對方未履行后協助啟動強制執行,最終保障了農民工權益。今年2月中旬,區綜治中心成功調解了一起典型的逾期交房群體性糾紛。調解員在律師釋法明理和住建部門支持推動下,依據購房合同和相關法規,與開發商開展多輪協商,明確其逾期責任。面對開發商提出的資金和施工進度等困難,積極引導雙方尋求務實解決方案,最終達成調解協議。開發商最終不僅如約交房,違約金也全部兌現,業主們順利拿到新房鑰匙,困擾已久的生活難題得以圓滿解決。
三、立體防控,“防得好”是保障
新區將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作為綜治中心的核心職能,建立全區治安要素“人、地、事、物、網、組織”全量數據庫,為綜治指揮中心提供宏觀形勢感知與精準情報支撐,區—街鎮—社區三級實時聯動,做到了風險隱患日清日結,事不過夜。進一步規范了全區三級群防群治隊伍組織體系,1.05萬人的實名制志愿者隊伍協同開展巡邏值守、隱患排查等工作,今年以來累計排查矛盾5.98萬件,化解5.52萬件,真正做到防范風險于未然、化解矛盾在基層。在不久前的上合組織天津峰會中,兩級綜治中心發揮了維護社會安全穩定的樞紐作用,規范化建設成效得到了全面檢驗。
此次宣傳月活動雖已落幕,但濱海新區綜治中心的建設仍在深化。未來,濱海新區將繼續以“五個規范化”為指引,不斷提升源頭治理、多元化解和整體防控能力,努力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濱海、法治濱海,讓“綜治中心在您身邊”不只是一句口號,更是可感、可及、可信的為民實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