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藏自治區那曲市嘉黎縣、巴青縣人民法院積極延伸司法職能,深入校園開展形式多樣的法治教育活動,著力提升青少年法治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為其健康成長筑牢法治屏障。
莊嚴宣誓 筑牢思想防線
嘉黎縣人民法院法官以“法治副校長”身份走進縣第二小學為高年級學生開展“防范校園欺凌、暴力與性侵”主題法治宣講。針對學生認知特點,宣講摒棄刻板法條灌輸,采用案例故事、互動提問等模式重點闡述如何有效應對校園欺凌、堅決抵制暴力侵害及強化安全防護意識。活動尾聲,組織400余名學生進行集體宣誓,學生們承諾:“不參與欺凌、不沉默縱容、勇敢保護自我”,在莊嚴氛圍中強化了學生的規則意識與責任擔當,法治與安全的種子悄然種下。

圖為活動現場。
模擬庭審 強化警示教育
巴青縣人民法院精心策劃組織青少年模擬法庭活動,選取校園欺凌引發的故意傷害典型案例進行改編,由12名學生分別擔任審判長、公訴人、辯護人等角色,完整模擬庭審各環節。過程莊重嚴謹,使在場師生沉浸式感受司法權威與程序正義。庭審結束后,法官及時進行點評總結,深入剖析案件涉及的法律問題,明確指出校園欺凌行為引發的嚴重法律后果,強調法律底線不可觸碰,低齡并非免責理由。同時,就校園常見法律風險提供針對性咨詢,將抽象法條轉為具體行為指引。參與學生表示,通過親身體驗,深刻認識到沖動行為的危害性,增強了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自覺性。

圖為模擬庭審現場。
持續創新 夯實育人根基
此次系列法治教育活動,注重將知識傳授、情感體驗與行為引導相結合,通過宣誓承諾、角色扮演等不同方式,實現了法治教育從簡單說教向內心觸動、行為轉化的深化。下一步,那曲法院將系統深化新時代少年法庭“邦錦美朵”計劃,繼續探索創新普法宣傳模式,依托“模擬法庭”“趣味法宣課堂”等載體,構建常態化青少年法治教育體系,以法治力量護航青少年新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