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古槐樹下,學生們聽法院干警解析法律知識與鄉情民俗的關系;街道綜治中心里,幫扶檔案記錄著困境兒童的蛻變;“1+4+N”協同機制中,多方力量聯動織密保護網……在聊城臨清,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早已融入日常。從文化浸潤式的法治教育,到“一人一策”的精準幫扶,再到全域覆蓋的協同保護,臨清已形成了“源頭預防有溫度、精準干預有力度、協同保護有廣度”的工作格局,每一顆童心都能在安全港灣中逐光而行。
古槐樹下講法治
鄉土文化讓法治教育“接地氣”
“為什么被告除了賠償被撞倒的槐樹,還要對村民進行精神損害賠償?”“因為這顆槐樹不僅是有著500年歷史的名木,還承載了村民的鄉愁記憶與精神寄托,依據《民法典》中……”8月盛夏,在臨清市八岔路鎮辛集村的一顆古槐樹下,明德中學的學生正在上一堂特殊的法治課。臨清法院刑事審判庭四級法官助理龐永雷將案件中的法律知識結合鄉情民俗娓娓道來,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中理解法律的人文關懷。茂盛的槐樹下,法治的種子已悄然在學生們心中生根發芽。

這堂在鄉土場景里誕生的法治課,是臨清市創新打造的“運河思政臨清印跡”法治思政課的一次生動實踐。臨清地處京杭大運河畔,千年運河不僅滋養了這里的市井煙火,更沉淀下“誠信經商”“鄰里和洽”等代代相傳的民俗公約。這些鮮活的文化印記,正是破解法治教育“說教困境”的鑰匙。
戴灣鎮中心小學里,AI復原的“戴灣閘”影像生動詮釋“規則保障暢通,法治維護秩序”的古今真諦;京華小學的“運河小檢察官”身著制服,在檢察官指導下模擬分析案件、整理證據,感受司法莊嚴;實驗高中的學生在專家指導下完成《運河商埠法治密碼研究報告》,探尋傳統法治智慧……臨清市依托千年運河沉淀的文化底蘊,將“運河思政臨清印跡”鋪展成一幅生動的育人畫卷。
從故事里的道理領悟到體驗中的情感共鳴,法治基因順著運河的脈絡,深深融入臨清青少年的成長軌跡。如今,“運河思政?臨清印跡”已成為這座古城的亮麗名片,覆蓋全市80余所中小學,滋養著6萬余名學子的心靈,法治精神在運河畔生生不息、代代相傳。
“一人一冊”解難題
每個困境兒童都有“專屬守護”
“屋子很亂,孩子見我們時怯生生的,話不多。”回憶初次見到小軍的場景,臨清市政法干警王宗宏仍記憶猶新。這名正在讀六年級的“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在父母離異后缺乏監護與關愛,性格孤僻、生活困難。在臨清市金郝莊鎮“孤困兒童幫扶”工作中,小軍這樣的“特殊孩子”被精準識別,一場“辨證施治”就此展開。
“每個孩子的困境不同,幫扶不能‘一刀切’。”金郝莊鎮政法委員王紹軍介紹,未成年人出現問題各有成因,每個孩子都需要量身定制的幫扶計劃。針對小軍,王宗宏先協調民政部門保障他的基本生活,每月送米面油、書包文具。面對孩子的抵觸,王宗宏與網格員常常幫忙整理房間、做飯,在他寫作業時安靜陪伴,聊校園趣聞時避開敏感話題。有一次小軍家的門鎖損壞,父親又遠在外地,王宗宏顧不上吃晚飯,驅車前來修鎖,并陪他做功課直到深夜。
漸漸地,小軍開始敞開心扉,主動分享學校的日常,“今天語文老師表揚我的作文了”“同學和我一起玩了跳繩”……無論是遇到學習還是生活上的問題,他都會主動請教王宗宏與網格員,性格也變得開朗起來。
“這每一本冊子,都記錄著一個困難兒童的幫扶計劃。”10月16日下午,在金郝莊鎮綜治中心,王紹軍從文件柜里拿出了十余本孤困兒童幫扶檔案,記者看到,從基本生活保障到心理疏導陪伴,從學業輔導到情感傳遞,里面記錄的每一項舉措都緊扣孩子的實際需求。一個個孩子從孤僻怯懦到開朗健談的轉變,是金郝莊鎮“孤困兒童幫扶”工作的鮮活答卷,更是臨清市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生動縮影。
20個部門協同發力
“1+4+N”奏響護未“大合唱”
未成年人保護不是單一部門的“獨角戲”,而是多方聯動的“大合唱”。5月15日,臨清市委召開全市未成年人保護大會,聚焦六大保護,動員社會各界各方面力量,提出“1+4+N”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體系:“1”個中樞統籌聯動,由市委政法委牽頭20個部門協同發力,實現信息共享、聯合執法;“4”本臺賬精準管理,4’是指未成年人司法數據臺賬、團市委引航伙伴信息臺賬、孤困兒童及留守兒童臺賬、重點學生臺賬等管理臺賬,動態掌握600余名重點未成年人、50名引航伙伴等重點群體;安全守護體系、心理護航體系等“N”個體系協同推進,筑牢未成年人綜合保護防線。
全市各級政法機關與相關部門協同推進,織密未成年人保護網絡。臨清市公安局成立全市首支女警辦案機動隊,由16名綜合素質過硬的女警組成,充分發揮女性細膩、共情力強的優勢,推行辦理未成年人案件“一次詢問”原則,最大限度避免對未成年受害人造成二次傷害;臨清法院將司法保護端口前移,在學校設立“法潤青禾解憂站”,提供個性化法律指導和心理疏導,并在全省率先推行“一案兩卷”機制,除審判卷宗外單獨設立“未成年人保護預防卷”,將司法保護延伸至庭審之后;戴灣鎮依托綜治中心,下沉校園開展綜合治理,調動了政法、學校、社會、家庭四方力量協同聯動,形成了校園安全多元預防化解機制,從源頭上維護了校園和諧穩定……
數據見證成效:“1+4+N”工作體系運行以來,臨清市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率同比下降36.3%,學生心理健康測評優良率持續提升。這座運河古城用溫情與法治,為未成年人撐起一片晴朗天空,讓每一顆童心都能向陽而生、逐光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