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力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風險隱患,自9月11日起至12月底,山東省道路交通安全綜合治理委員會部署開展全省道路交通安全隱患百日集中整治行動,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突出風險,縱深推進道路交通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
截至10月11日,全省共整改事故多發點段459處、農村平交路口1115處,實地踏勘“馬路市場”742個、中小學和幼兒園9881個,檢查2532家客貨運企業、6053家重點用車單位,查處各類重點違法行為127.6萬起,到4676個村居精準開展宣教活動。全省發生一般程序道路交通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同比分別下降28.56%、27.46%。
推進黨政主導
鞏固共治格局
道路交通安全隱患百日集中整治行動開展以來,全省各地深入推進黨政主導,堅持問題導向,推動各級各部門抓好落實。濟南、青島、威海、日照市委主要負責同志,濟南、棗莊、東營、泰安、威海、日照、臨沂、菏澤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提出具體要求;濟寧市委常委會,濰坊、聊城市政府常務會議專題研究措施意見。濟南將整治行動重點任務納入市政府交通安全隱患整治專題會議,濰坊將整治行動內容納入“暢行濰坊”專項行動,臨沂將整治行動納入市“兩辦”重點督查事項、市級領導“四下基層”事項、全市四季度安全生產重點內容。

同時,全省各地持續鞏固共治格局,充分發揮各級交安委議事協調作用,各司其職、密切配合,閉環整治突出隱患;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堅持“集中整治”與“機制建設”相結合,全面推動整體工作提質增效;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準確把握“法理情”“時度效”,切實做到政治效果、社會效果、法律效果相統一。
強化責任落實
跟進督導檢查
道路交通安全隱患百日集中整治行動中,全省各地結合實際,對工作方案進行細化分解,厘清分工、明確責任。東營建立“分級盯辦、重點跟辦、掛牌督辦”機制,全力推動屬地部門對賬整改。威海建立“清單交辦、聯合督辦、履職評估”三項機制進行重點督導。
同時,各地凝聚合力、傳導壓力,發揮交安委平臺作用,強化部門協同,跟進督導檢查等措施,推動工作落實。青島建立“黨政統塊、公安牽線”雙統籌拉動機制,制定“部門責任、自選任務”兩張清單,實行成員單位、公安警種雙專班雙推進。德州向各縣(市、區)交安委主任寄送“百日行動一封信”,提級管理省級道路54處事故多發點段,提請市安委會掛牌督辦。
精準排查隱患
筑牢安全防線
此次道路交通安全隱患百日集中整治行動的重點任務是全力推動重點道路隱患動態清零,集中整治事故多發點段、農村地區平交路口、校園周邊道路、“馬路市場”等隱患;全力推動重點企業隱患動態清零,集中整治重點客貨運企業、重點用車單位等源頭隱患;全力推動重點車輛隱患動態清零,集中整治重點風險車輛、面包車、“飆車炸街”“非標車”等隱患。

青島公安、交通運輸部門集中整治事故多發點段,實地踏勘核查道路交通安全狀況,改造農村平交路口、視距不良路口270處;聯合市保險行業協會啟動“黨建引領,守護安全”警保合作共建機制,簽署《道路交通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協議》,確定共治隱患61處;聯合教育等部門,“一校一策”統籌優化校園出入口設置和周邊道路交通組織,采取錯峰上下學、限速、臨時限行、單向通行等措施,同步集中完善交通設施,規范設置即停即走泊位,向外圍疏解接送學生車輛,為學生出行構建“安全屏障”。
泰安從“精準防控人員風險、集中整治車輛風險、系統整治道路隱患、強力整治重點部位隱患、全面提升宣傳質效、壓實責任確保整治成效”6個方面提出具體要求,盯緊看牢事故多發點段、農村地區平交路口、“馬路市場”、重點客貨運企業、重點風險車輛、面包車等,強力推動突出風險隱患“動態清零”,嚴打“三超一疲勞”、非法營運、“飆車炸街”等行為。
淄博交警加大警力投入,強化科技應用,利用前端感知設備和無人機等技術,實現對駕乘電動車相關違法行為全天候抓拍喊話與提醒,通過“科技+人工”“現場+非現場”等手段,實現全天候管控,營造嚴管嚴查氛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