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黑龍江省監獄管理局深入貫徹落實司法部“五項工作”決策部署,以《黑龍江省監獄出監教育工作指引(28+N)》(以下簡稱《指引》)為抓手,聚焦刑釋人員“回歸難、就業難、融入難”痛點,將出監教育從“單一授課”升級為“全周期幫扶”,為預防和減少重新犯罪、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貢獻“龍江監獄力量”。
如今《指引》明確的28個標準化環節,讓全省出監教育真正實現“一把尺子量到底”。黑龍江省監獄管理局局長劉旭東近日在接受《法治日報》記者采訪時說,作為全省出監教育的“通用說明書”,《指引》將出監教育全周期拆解為28個關鍵節點,從機構設置、收押流程、檔案管理,到思想政治、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技能、創業、就業推介、矛盾化解、安置銜接、跟蹤回訪等,所有關鍵節點逐一明確課時、責任、標準,確?!搬尫徘?個月教育不斷檔、釋放后3年幫扶不斷線”。
專業化、多維度教育筑牢“回歸根基”

“通過VR設備模擬超市購物、公交乘車,還練習了面試禮儀,現在不怕出去后跟不上社會節奏了?!痹谌A山監獄的社會適應性訓練室,臨釋人員趙某正在進行回歸前的“最后一課”。
黑龍江監獄系統將“專業化”作為出監教育的核心支撐,依托安置幫教工作信息管理系統,實現出監檔案“一鍵推送”,安置幫教“秒級響應”,從法治、心理、文化、技能四個維度構建賦能體系。在法治教育方面,各監獄常態化開展“法治講堂”,邀請法官、檢察官、律師進監解讀民法典、刑法等相關法律,哈爾濱監獄聯合泰和泰律師事務所為臨釋人員解答“離婚財產分割”“子女撫養權”等高頻法律問題,年內已開展普法活動32場,覆蓋1.2萬人次;在心理健康方面,省女子監獄引入省第三醫院心理專家開展“常態化心理干預”,佳木斯監獄運用“VR情緒調節系統”“沙盤療愈”幫助罪犯舒緩壓力,七臺河監獄創新推出心理健康手語操,實現“共情式”心理疏導;在文化浸潤方面,未成年犯管教所開展漢服成人儀式、國學情景劇展演,牡丹江監獄引入剪紙、民俗等龍江非遺項目,讓臨釋人員在文化學習中增強自我認同;在社會適應方面,各監獄均設置“模擬社會場景”,從購物、乘車到面試交流,全方位提升臨釋人員的社會融入能力。
“一人一策”破解回歸“信息盲區”

“此前出監教育多是‘大鍋飯’,現在不僅知道我老家的就業政策,還幫我對接了社區幫扶,連我母親的醫保續繳問題都提前協調了?!焙籼m監獄臨釋人員李某拿到定制化的《出監教育方案》時感慨道。
為破解出監教育“針對性不足、信息不對稱”難題,黑龍江監獄系統率先推行“一人一策”精準教育機制。省監獄管理局在《出監教育工作指引》中明確要求,對每一名臨釋人員開展“三必談”(民警談話、科室專項談話、紀委監督談話),摸清悔罪態度、家庭困難、就業意向,建立涵蓋思想、法律、技能、心理的“四維檔案”。
在“28”的剛性框架外,各監獄結合押犯特點做活“N”字文章。哈爾濱監獄創設《調查通知函》,向屬地司法局提前征集“釋放預判信息”,為臨釋人員量身定制教育方案;女子監獄根據女性臨釋人員特點,開設家政服務、面點制作等“女性友好型”技能班,對接“藍鯨家潔”等企業實現“培訓—考證—就業”無縫銜接;北安監獄聯合屬地建成“正行技?!保_設養老護理、汽車維修等4個標準化實訓車間,確保臨釋人員“出監即有一技之長”;齊齊哈爾監獄則針對“三無”(無家可歸、無業可就、無親可投)人員,聯合民政局、人社局提前制定臨時安置計劃,實現“出監”有著落;新康監獄舉辦醫療護理技能培訓并組織職業技能鑒定,為刑釋人員順利回歸社會增添就業“砝碼”。
監地企協同聯動織密“幫扶網絡”

出監教育不是監獄的“獨角戲”,而是社會治理的“合奏曲”。
“我們主動加強與多部門協同,建立‘紫丁香’‘百合心語’等調解中心(室)243個,開展‘地毯式’矛盾糾紛排查,推進‘過濾式’化解,化解率達97%,臨釋罪犯回歸社會心理負擔更輕?!焙邶埥”O獄管理局副局長張玉成告訴記者。
黑龍江監獄系統進一步深化監地協作,將銜接流程起點前移至獄內,與全省各地司法所搭建“遠程延伸幫教矩陣”,幫助臨釋罪犯通過“云端”提前聯系家屬以及對接地方部門,勾畫監地銜接“路線圖”,確保順利重返社會。打破“高墻內辦學”局限,構建“監獄+司法行政+企業+社會機構”的社會化聯動體系,省市縣三級司法行政、人社、工會、企業同步入場,舉辦“百家企業進高墻”就業推介會,千余名臨釋罪犯現場簽訂就業意向協議,全省監獄職業技能培訓、創業培訓、就業推介實現“三個100%覆蓋”。全省監獄已與近百家企業建立長期合作,涵蓋服裝制作、家政服務、食品加工等多個領域,通過“訂單式培訓”“定向招聘”,使臨釋人員就業意向達成率較2024年提升25%,有效緩解“就業難”問題。
下一步,黑龍江監獄系統將繼續深化“28+N”出監教育模式,拓展監地協同深度,豐富出監教育內容載體,推動出監教育從“經驗驅動”向“標準驅動”升級,為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黑龍江、法治黑龍江貢獻力量。




